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土星及木星—2021

320X240640X480800x608

(以上為 T7C 拍攝,表頭為拍攝時的解析度,越小有著越高的 fps ,表示受到大氣的影響越小,理論上可以得到較清晰的影像)

T7C 拍攝的土星ZWO533 拍攝

前言

由於拍攝的時間是從2021.07.04 PM 11:40 至 2021.07.05 AM 12:32,這期間的木星高度不夠高(約 25˚~30˚)

土星是在後半段拍攝,雖然高度高了些(約 40˚~42˚),但由於使用的望遠鏡是台幣萬元左右口徑 13公分的 Bosma 1900mm 馬卡鏡,解析度有限制,因此即使後製處理,也只能較不傷眼而已。

又因為同時也在拍北美洲與鵜鶘星雲,ZWO ASI533MC-Pro冷凍相機當然用來拍星雲囉!因此拍行星的相機只好使用早期用來導星的 T7C,效果上當然更差了些。

有拍到即可,因此這次拍完後望遠鏡就收好裝箱,今年不再拍了,還是專心拍星雲。

註:因自己主力為拍星雲,拍行星只是順便,所以除了器材不講究,連後製也只是使用 lynkeos而已,功力差得很。

拍攝器材:

  • 相機:T7C(即 ZWO ASI120MC
  • 望遠鏡: Bosma 1900mm 馬卡鏡
  • 赤道儀:AZ-GTI星野赤道儀
  • 腳架:GITZO GK 2580TQR
  • 電源:飛樂 EBC-9037 15000 mAh 行動電源供應AZ-GTI星野赤道儀
  • 控制筆電:HP ENVY Ultrabook(USB 供電給 T7C 相機

拍攝地點:台中市區社區頂樓

拍攝:使用 SharpCap 4.0 免費版

  • 為了因應行星的拍攝,如下圖的說明:
  • 把已換成 250G SSD 的 HP ENVY Ultrabook 刪除不必要軟體並最佳化。

  • 在SharpCap 裡測試了 T7C 在 1280X960 的解析度下可以達到 189 fps

  • 拍攝前的準備:大概就是找出裝上 T7C 的限位環位置

    • 在室內先以遠方大樓為目標,將主鏡的與尋星鏡的光軸調成一致(Bosma 1900mm 馬卡鏡隨附的尋星鏡變形太厲害,這裡改用 Celestron C90 的
    • 以 20mm 目鏡先對好焦,望遠鏡筒對焦環固定不動,再換上 T7C,調整限位環的位置直到遠方大樓清晰成像,固定限位環。

實際拍攝時的操作:

  1. AZ-GTi 經緯儀模式的操作,鏡筒需安裝在右側(面對北方
  2. 以 Polar Scope Align Pro (或 iOS 的指南針 app)將鏡筒指向北方並調好水平
  3. AZ-GTi 不接電池盒(要用到 8 顆 AA 電池),改以飛樂 EBC-9037 15000 mAh 行動電源供應,簡單又方便。
  4. 開啟 AZ-GTi ,手機 Wi-Fi 連接後再開啟 SynScan Pro(可免費下載),選擇以經緯儀模式連接
  5. 在手機上的 SynScan Pro 選好行星,指向過去,雖然不會很準,但透過視野較大的尋星鏡將目標星調到十字線中央交點處,行星也會大致落在主鏡的視野內(使用20 mm 目鏡觀看)。
  6. 接下來先以20 mm 目鏡進行調焦,準焦後將目鏡換成 T7C ,在筆電以 SharpCap 查看,解析度調在 1280X960 方便以手機上的 SynScan Pro 微調將木星移到影像中央(20mm 目鏡目視的大小與換上 T7C 後在筆電上的大小不同,且位置也會有些偏差,直接以較小的解析度顯示,有可能行星不在視野內,那就很難找了),再將解析度調成 800X608 才容易重新微調對焦調整 Gain 值(儘量在噪點不要太多下調高,這裡是調成 90 ,可以得更短的曝光時間,這樣才能得到更高拍攝 fps,如下圖約 81 fps

  7. 經過不斷測試調整,最後以曝光 4.93ms 、Gain 90 ,解析度 320X240 時,在設定每段影片拍攝的幀數為 8000 時,木星還不會跑出視野(可見得 AZ-GTi 經緯儀模式下的同步追踪還不錯),這時可以來到 202 fps。

  8. 後續的土星拍攝當然依此類推,但因為土星暗了許多,在Gain 90 下,曝光也只能來到 20.7ms,所以只能得到 48.4 fps:

  9. 因為每段影拍攝完畢後,目標行星幾乎都快跑出視野範圍,還需要再以手機上的 SynScan Pro 微調至視野中央後才能再進行下一段影片的拍攝。
  10. 大概拍個兩三段影片後會再略為微調焦點,或許某段影片可以得到較清晰的影像。

Lynkeos 後製:

  1. 使用 Lynkeos 的好處就是可以把拍攝好的影片(或影像)從輸入到後製處理一個軟體搞定(對於拍行星只是玩票性質的人最適合不過了)。

  2. 當然也有缺點:容易當掉,但這可能是這支軟體會耗用大量的記憶體,即使是我這台 Mac mini 有著 32 GB 還是頻頻當掉。(註:有可能是我使用不當造成的,後續有說明。

  3. 可能是軟體處理的幀數有限制,所以如 1. 的附圖,雖然可以一次把所有拍攝的影片全部拖曳到 Lists 視窗,但以這個附圖為例,裡面每支影片拍攝時是設為 8000 幀,最多兩支影片一起處理才不會出問題(大概總幀數最好不要超過一萬應該就不會有問題)。
  4. 拍攝的影片即使抖動地很厲害或赤道儀追踪得不夠好也沒關係,只要能維持在視野內就可以了。於 lynkeos 的 Align 裡,大致找一下影片前面、中間、後面的影格,然後記住目標大約的位置,找一格行星約在影像中央的位置做為Referance(綠色箭頭),然後畫出紅框(紅框的大小要能含括所有影格裡的行星)。

  5. 底下影片可以看出執行 Align 的情形,這裡用的是土星當作例子,土星始終被定在紅框的固定位置, lynkeos 同時算出每幀影格需要的位移量。

  6. Align 完成後,點選 Analyse 圖示,畫出小範圍的紅框,再執行 Analyse (黃色箭頭),調整綠色框的小滑桿選取較高分數的影格來疊圖(要留下多少得自己多試幾次)。

  7. 接下來 Stack 。因為拍到的行星很小,通常都會勾選 Double size,畫出要疊圖的小範圍紅框,執行(紅色箭頭)。

  8. 這是疊好的影像,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9. Deconvolution :通常我會先把影像放大(方框),然後調整右下角的 Levels ,最後才調整左下角的參數。

  10. LucyRichardson :調整參數直到滿意為止

  11. Unsharp Mask:這個調整應該不用說了。

  12. Wavelet :只能一點點地調。因為用的器材不優,調不調沒影響,通常不動。

  13. Processings :這個步驟似乎最後審視前面的各種調整,可以勾選或不勾選某個調整來看效果的差別。(不曉得是不是與自己的 Mac 系統選「深色」的關係,沒辦法看清楚,只能猜測

後記:

本來興致頗高地準備了各種行星濾鏡,想想還是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