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冬至夜清境拍星:M31 、M42 、玫瑰星雲

 




前言

雖然這三個目標也拍過好幾次,有 Nikon D610 的,也有使用雙窄帶光害濾鏡+ZWO ASI533MC-Pro 在市區拍攝的,這還是第一次在山上使用 STC 寬帶光害濾鏡 + ZWO ASI533MC-Pro 拍攝(民宿所在地海拔不到 1500 公尺,光害影響也有,尤其是這次使用短焦的 Sharpstar 61EDPH II,視野較廣,受光害的影響會更嚴重,所以才加了光害濾鏡,單張曝光也就沒設十分鐘,以免吃進太多光害),看看能否比之前拍攝的有較佳的品質。剛好有冷氣團到來,即使海拔不高,溫度也在 5~6℃ 左右,因此相機就設在 -20℃ 拍攝。

拍攝器材:

  • 相機:ZWO ASI533MC-Pro
  • 望遠鏡: Sharpstar 61EDPH II
  • 減焦鏡:0.82X 減焦鏡
  • 赤道儀:iOptron Cem25P
  • 對焦:ZWO EAF
  • 濾鏡:STC 寬帶光害濾鏡
  • 導星鏡:200mm F4
  • 導星 CCD :QHY5L-II-M
  • 腳架:艾頓原廠 1.5吋鋼管三腳架
  • 電子極軸鏡:PoleMaster 電子極軸鏡
  • 電源:市電
  • 控制筆電:Lenovo IdeaPad 120S 11吋(4G/64G USBX2) iPad Pro 12.9吋(遙控用)

拍攝地點:清境民宿

拍攝計畫

事先以 clearoutside 查好整晚可拍攝的 Astro Dark: 18:34 -05:13 



再依此時間以 Stellarium 來規劃拍攝目標的順序及拍攝張數,扣除極軸校正、對焦、Plate Solve 定位、子午線翻轉耗費的時間,一整晚 M31 、M42 、玫瑰星雲大概可分配各三小時的拍攝時長,單張曝光 300 秒,每個目標 36 張,然後在 NINA 設定好拍攝計畫:

  • M31 :由於是第一個拍攝目標,按照往常都是手動做好對焦、Plate Solve 定位與 PHD2的 Calibration 及 Guide Assistant 後隨即執行拍攝計畫,因此 Target Options 都設為 OFF :

  • M42 : Target Options 如下圖的設定,這樣M31 拍完就能自動 Plate Solve 定位到 M42 然後開始拍攝。鑑於單張曝光五分鐘(300秒),核心部分絕對過曝,因此再增加曝光 12 秒拍攝 30 張:

  • 玫瑰星雲(NGC2237):以 NGC2237 定位,視野範圍略為偏了,因此使用 Framing 稍為調整,調整後的位置再加入拍攝計畫:



拍攝:

  • 天未暗時先把器材組裝好
  • 等天色暗到可以看到北極星,使用電子極軸鏡把極軸校正好,這是唯一需要在室外現場的操作,後續的操作都在室內使用 iPad Pro 12.9吋遙控操作,不然 5~6℃ 的低溫可就不好受。
  • 約六點就把極軸校正好,回到室內,以天津四做一星校正及對焦,先以上次對焦位置 4275 開始,自動對焦還是不成功,手動調焦至 4575 才算滿意:

  • 開啟 PHD2 做 Calibration,初時由於天空仍有薄雲,一直 Calibration 不成功(SNR 在 6 以下且校正時一直出現 Star Lost),只好先去吃晚餐,近晚上七點總算才 Calibration 成功:

  • 再做 Guiding Assistant:

    註:細看之後,才注意到導星鏡的對焦需要改進,找個時間再來處理
  • 開啟 NINA ,設定 ZWO ASI533MC-Pro Gain 101, -20℃ ,Slew 到 M31並 Plate Solve 定位,然後 Load 事前設好的拍攝計畫檔,開始一整晚的拍攝:

  • 順利完成拍攝計畫的張數,以 Blink 做成簡單動畫:
    • M31 :36 張 Gain 101, -20℃ 曝光 300秒

    • M42 :36 張,過程中碰到子午線翻轉

    • 玫瑰星雲:後面幾張明顯過曝,可天仍暗,時間也在 Astro Dark範圍內,有點奇怪?最後一張(共拍了 38 張)是 5:11拍完,有可能後面幾張高度已低(五點時高度大概在 20度左右),靠近地表附近,所以光害嚴重的關係導致過曝。

  • 閙鐘調在早上五點,一整晚都沒管,與楊老師喝酒聊天,十二點才安心去睡個覺。五點起床梳洗完畢拿著 iPad Pro 去現場拍平場並收拾器材完工。

後製

  • SubframeSelector 只有拍攝 M42 時碰到子午線翻轉後的第一張不佳淘汰: 

  • 這次拍攝 M42 除了單張曝光 5 分鐘的 35 張影像外,還拍攝了 30 張單張曝光 12 秒的影像,分別StarAlignment (30 張 12s 、35 張 300s 、30 張 12s +35 張 300s),未進一步處理,先做個 EZ HDR 來看看核心部分。本來的想法是分別後製完 30 張 12s 、35 張 300s 再來合成,但發現30 張 12s +35 張 300s 直接 StarAlignment 的結果也不會太差,核心經 HDR 後也還不錯,就決定只後製一張影像即可:

  • 因為使用了寬帶光害濾鏡,有些亮星會有光暈。沒辦法,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2022.12.26
趁著天氣還可以,把導星鏡放在 C90上(鳩尾座太小,只能放在 C90 的尋星鏡座上),使用 Kenko 攝星儀加小筆電(只能手動找星,花了不少時間), 以 SharpCap 來精細對焦,本來想以參宿七為目標,始終無法進入視野,最後只好以火星為目標才大致對好焦,啟動PHD2 隨便找個天區測試,好像不錯了:

同樣的視野再進入 SharpCap 檢查,也還可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