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7 : ω 星雲(歐米加星雲,也稱為天鵝星雲、核對符號星雲(Checkmark nebula)、馬蹄星雲、龍蝦星雲)距離地球約5,000至6,000光年之間,直徑約15光年。估計歐米茄星雲的總質量約為800太陽質量。(截錄自維基百科)
拍攝時間:2022.07.23
拍攝器材:
- 相機:ZWO ASI533MC-Pro
- 望遠鏡: Sharpstar 61EDPH II
- 平場鏡或減焦鏡:0.82X 減焦鏡
- 赤道儀:iOptron Cem25P
- 對焦:ZWO EAF
- 濾鏡:Optolong L-EXTREME 雙窄帶濾鏡
- 導星鏡:200mm F4
- 導星 CCD :QHY5L-II-M
- 腳架:艾頓原廠 1.5吋鋼管三腳架
- 電子極軸鏡:PoleMaster 電子極軸鏡
- 電源:市電
- 控制筆電:Lenovo IdeaPad 120S 11吋(4G/64G USBX2)
拍攝地點:台中市區社區頂樓
拍攝
- 2022.07.22 拍攝 M17 ω 星雲的陶侃搬磚,今晚似乎可以再來拍攝,查了 Meteoblue 及中央氣象局的預報,凌晨一點後天空才會有雲,再使用 Stellarium 估算拍攝的時間,凌晨十二點多就可以結束拍攝(M17 的高度較低了),於是八點多就把器材搬上頂樓。
- 這次的對焦或許是因為風大的關係,不是很順利。首先對焦在上次的 4725,然後執行自動對焦不成功,手動對了幾次 HFR 的值都太高(>4)。嚐試把對焦位置移到 4575 ,竟然得到 1.96 的 HFR,再執行自動對焦還是不成功,改成手動對焦,增加 25 Step HFR 變大,減少 25 Step HFR 也變大,再回到 4575 ,HFR = 2.32 ,沒辦法,只好以這個位置來進行後續的拍攝。
- PHD2 不用做 Calibration ,但保險起見, Guiding Assistant 還是要做:
- 順利在晚上 08:57 完成第一張的拍攝,約十點半時子午線翻轉後的 PHD2 導星有點問題,手動重新選擇後才順利地在凌晨十二點多拍攝完 36 張:
- 過程中的截圖:
- 上頂樓拍完亮、暗平場並收拾器材,不到凌晨一點就結束這次的拍攝。
後製
- 超熱的七月份,雖然是晚上拍攝,溫度也不低,因此 ZWO ASI533MC-Pro 冷凍相機只能設在 -5度C 拍攝,單張曝光 5 分鐘,共拍了 36 張,過程中或許由於陣風較大關係,有 5 張的權重分數不高且星點為蛋形,因此剔除,剩下 31 張,約兩個半小時的總曝光時間來疊圖後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