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測試器材,誤打誤撞,順便拍了仙女座大星系(M31)及風車星系(M33)

 




當初買了米家智慧攝影機是為了器材放在頂樓,室內監看用,用了一兩次,發現深夜裡社區頂樓也不會有其他人出入就冰了起來。

累積了不少拍攝經驗後,發現天氣的變化常會中斷拍攝,就得不時上頂樓查看。

忘了何時再度想到冰起來的米家智慧攝影機,若把它安裝在望遠鏡上,或許可以用來監看天氣,然後又突然靈機一動,或許可以用來解決 Sharpstar 61EDPH II 配合 200mm F4 導星鏡的平衡問題。

想到即做,去五金行買了魔鬼氈,黏在 ZWO EAF 上,竟然可以達成平衡!!!


迫不及待測試器材,誤打誤撞,順便拍了仙女座大星系(M31)及風車星系(M33)。

由於M33 較 M31 暗了許多,雖然累積的總曝光時間較多(M31 差五分鐘一小時;M33 一小時又十三分鐘),整體上訊噪比較 M31 差,所以不太明顯。看看未來幾天的天氣如何?或許可以再累積更多的曝光後,得到更佳的結果。

拍攝器材:

  • 相機:ZWO ASI533MC-Pro
  • 望遠鏡: Sharpstar 61EDPH II
  • 平場鏡或減焦鏡:0.82X 減焦鏡
  • 赤道儀:iOptron Cem25P
  • 對焦:ZWO EAF
  • 濾鏡:STC 寬帶光害濾鏡
  • 導星鏡:200mm F4
  • 導星 CCD :QHY5L-II-M
  • 腳架:艾頓原廠 1.5吋鋼管三腳架
  • 電子極軸鏡:PoleMaster 電子極軸鏡
  • 電源:市電
  • 控制筆電:Lenovo IdeaPad 120S 11吋(4G/64G USBX2)

拍攝地點:台中市區社區頂樓

拍攝時間:2021.10.01 pm 10:00~2021.10.02 am 02:00

拍攝

  • 正逢農曆月末,所以換上 STC 寬帶光害濾鏡,晚上十點後廣告燈熄掉後,以 M31 為目標來測試器材。

  • 把 200mm F4 導星鏡的調焦環都轉到極限才勉強讓 QHY5L-II-M 能有一顆導星勉強使用:




  • 一星校正時拍攝的影像看到有一塊超大污點:

  • 對焦很順利,才手動調一次到位置:4576 就得到 2.07 的 HFR,因此不再自動對焦,直接就開始拍攝:

  • 初始設定拍攝 M31 90sX120,回到室內監看,開啟 Stellarium,發現今晚也有時間可以拍攝 M33。由於 M31 實在拍過太多次了,於是改為拍攝 40 張。


  • M31 拍攝中,在室內遙控下,Sky Atlas 找到 M33,再加入一個拍攝 M33 的計畫:

  • 設定 M33 拍攝 72 張,約在凌晨兩點結束拍攝:

  • 由 Stellarium 得知 M33 約在凌晨 00:49 過子午線,赤道儀設定過子午線 20分鐘後才會翻轉,但因為 M33 位在北天球,NINA 無法執行自動子午線翻轉,需要自行手動。因此等到約凌晨一點十分後,先停止拍攝,在 Sky Atlas 再次 Slew 到 M33 ,此時赤道儀就會翻轉並 Slew 到 M33 ,於拍攝計畫裡把 Center target 及 Start guiding 都 ON,再次執行拍計畫,NINA 會先 Plate Solve,成功後送出指令讓 PHD2 開始導星,然後繼續之前拍攝計畫直到結束(最終 M31 拍了 37張;M33 拍了 60 張)。

  • 拍攝平場更清楚地看到影像有兩顆超級大污點:

  • 今晚的拍攝正好用來說明為何要拍攝平場的最佳例子:去掉這兩顆超級大污點。在 ImageCalibration、Debayer 後,就急切地開啟單張影像看看大污點是否去掉了?

  • 沒問題!去得乾乾淨淨,才繼續後製。
  • M 31 SubframeSelector 權重計算後,37 張全部用來疊圖後製:

  • M 33 SubframeSelector 權重計算後,刪掉 1 張,以 59 張來疊圖後製:


  • 這次的後製,發現在 PhotometricColorCalibration 後,以 Statistics 查看影像的 median RGB 值,以往會再做 SCNR 應該是多此一舉:


  • EZ Decon:

  • EZ Denoise :

  • 由於還想要繼續累積曝光,因此簡單後製就出圖了。

拍攝時間:2021.10.02 pm 10:00~2021.10.03 am 01:00

拍攝

  • 晚上十點就上頂樓,極軸校正及一星校正順利完成(使用前一晚的對焦位置:4675 沒有重新對焦
  • 這次把導星 CCD 換成 T7C(即 ZWO ASI120MC),配合 Nikon D610 在 PHD2 下使用一直沒問題,驅動程式選「ZWO ASI Camera」:

  • 但只要與 ZWO ASI533MC-Pro 配合使用時導星經常莫名其妙中斷,實在不堪其擾,這次嚐試換成「ASI Camera(ASCOM)」竟然就正常了:

  • 之所以要把 QHY5L-II-M 換成 T7C,這是因為在前一晚的拍攝,把 200mm F4 導星鏡的調焦環都轉到極限才勉強讓 QHY5L-II-M 能有一顆導星勉強使用。雖然知道只要調整 QHY5L-II-M 的調整環位置可以準確對焦,但現固定的位置是給 PENTAX Takumar 300MM F4 用的,不想下次還要重新對焦,所以才改用 T7C。
  • 改用 T7C 後 200mm F4 導星鏡需要重新對焦,花了不少時間才勉強可以多星導星,但導星曲線起伏太大,雖然針對短焦的 ZWO ASI533MC-Pro 拍攝還可以應付,總是不夠完美,分析原因大概是對焦差太多的關係。




  • 過程中花了不時間把焦點對好,到了十一點多才開始拍攝 M33,雖然提前結束,總共也拍了 54 張。
  • 這次的拍攝碰到天氣變了,在室內監看時,凌晨近一點時看到 PHD2 出現 Star Lost ,知道起雲了,但同時以 iPad Pro監看的米家智慧攝影機畫面,天空看不到任變化,上頂樓結束拍攝並拍攝平場,看到天空幾乎佈滿雲。看來米家智慧攝影機用來監看天氣變化是沒有用,不過能達成使用 200mm F4 導星鏡時可以平衡,也算它的用處。

後製

  • 先 Blink 篩掉了 6 張明顯有星軌的影像,餘 48 張進一步後製
  • SubframeSelector 經過權重計算再篩掉一張:

  • 輸出後,沒有再進一步後製,因為還想要繼續累積 M33 的曝光時間。

導星鏡的對焦解決方案

  • 總是要把這個問題解決才能一勞永逸。但這支 200mm F4 導星鏡麻煩的地方是它的導星環連接的小鳩尾座沒有 1/4” 接孔,無法使用 Kenko 攝星儀來進行對焦;若改接 AZ-GTI星野赤道儀,它的小鳩尾座沒法夾住,只能固定在 Sharpstar 61EDPH II 的尋星鏡鳩尾座上,無法先預先對好焦,因此只能拍攝時再來對焦。
  • 200mm F4 導星鏡無法好好對焦的原因是視野內沒有足夠亮的星用來對焦,雖然主鏡 Sharpstar 61EDPH II 可以使用 NINA 的 Plate Solve 把亮星定位到視野中央(例如一星校正時把天津四定位在視野中央),但因為導星鏡的光軸並未與主鏡平行,所以亮星不在導星鏡的視野內,就算在附近,盲調也很困難,也試過,最後只得放棄。
  • 只好回到最初,拿掉相機及 CCD 換上十字線目鏡,白天時以遠方大樓為目標,把主鏡與導星鏡的光軸調成一致,等有機會拍攝時,先以 NINA 一星校正,這樣一星校正的亮星應就會在導星鏡的視野內,再來開啟 SharpCap 對焦。

未來幾天

  • 正值農曆月末、月初,又是秋高氣爽的天氣,或許未來幾日都有好天氣的話,說不定可以 Sharpstar 107 PH APO 拍攝 M74,累積個幾晚的曝光,說不定也能得到不錯的影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