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6日 星期六

最佳機身蓋:SONY FE 20mm F1.8G

SONY A7R2 + FE 20mm F1.8G :
( Nikon Z6 +TECHART TZE-01 +Zeiss Batis 135mm F2.8 拍攝)

以 TECHART TZE-01 轉接至 Nikon Z6 也很搭:
 (Sony A7R2 +Zeiss Batis 135mm F2.8 拍攝)

先來一張今天下午大雨後的虹霓:
SONY A7R2 + FE 20mm F1.8G 拍攝)
註:大雨後望向窗外,竟然看見了雨後漂亮彩虹,拿了相機到頂樓拍下來。(後製後竟然連霓也拍下來了,顏色與虹相反)
1. 中間有個實在礙眼的廣告招牌,不 P 掉實在不能看!
2. 使用廣角鏡頭向上仰拍,所以會有透視變形(兩邊的大樓斜向中間),這當然也可以後製調整回來,有了  A7R2 的高畫素,不怕因調整透視而裁掉一些

前文裡的「iPad pro 12.9 吋鍵盤保護套 + 無線鼠」及「Rock蘋果手機無線充電器」照片也是以SONY A7R2 + FE 20mm F1.8G 拍攝的。

近拍 19cm (自動對焦)拍食物也很 OK

前兩天做了這道鮭魚&高麗菜奶油炊飯
到市場買了:

  • 一片鮭魚 150
  • 一罐高湯 25
  • 一顆洋蔥 25
  • 小半邊高麗菜 20
  • 做早餐用的冷凍蔬菜
  • 奶油則是到全聯買的

做完後,高麗菜還剩一半,洋蔥剩半顆,高湯剩半罐,不消掉不行,剛好冰箱有些切塊的雞腿肉,再重新做一次,只是把鮭魚改成雞腿肉。

20mm 的焦段全部食材輕易就含括進來,做好後,距離再近一點,一樣輕鬆拍好:

打鐵趁熱,再做一道牛肉&蒜片拌飯

到全聯買食材:

  • 澳洲牛肉片 96
  • 高麗菜 28 (大概用了 1/3
  • 四季豆(忘了買金針菇,剛好有老婆朋友送的自種四季豆,可以取代

冰箱現有的:

  • 老干媽辣油(不想為了一匙豆瓣醬還要買一整罐,就用這個替代
  • 醬油(因為沒使用豆瓣醬,會沒有鹹味
  • 米酒


家裡沒有鐵鑄鍋,隨便用個不鏽鋼鍋替代還是可以的,只是沒那麼好看而已

再加一道超簡單的和風蒜(小花枝)義大利麵
今天市場沒有漁貨,只好去全聯買食材,剩一盤蝦,份量太多且似乎不怎麼新鮮,改買小花枝。

近拍自動對焦(略有裁圖)

早上去市場買到蝦仁,補上真正的「和風蒜蝦義大利麵」,雖然是 F4 的光圈,因為夠近,景深還是很淺。


無意中看到Gordon Ramsay 的一段教學影片,午餐就做了影片的第一道(因為最簡單,且去市場又買得到粿仔條
這菜名不知,但食材好簡單:

  • 粿仔條只用了 1/3 (一包 30 元)非乾燥的,先煮好一鍋熱水並熄火,切條後放入泡著即可。
  • 雞胸肉半片
  • 幾朵青花菜
  • 兩三顆蒜頭切片
  • 一顆蛋
  • 橄欖油
  • 醬油(淋上時要從鍋邊,才能嗆出醬香,這是之前看梁幼祥影片學的


晚上做個佛卡夏,配威士忌就是宵夜,也是明天的早餐。

換個食譜,做一道紹興蒸雞飯:(做這道要提早,不然雞腿都蒸好了,飯還在煮,然後聞到紹興酒的味道,肚子好餓喔.............
去市場買雞腿,老闆送了一把自種有機的空心菜,剛好用來取代食譜中的青江菜。

葉子川燙,梗則切細加辣椒大火快炒七下隨即起鍋。

香香鮭魚炒飯,這次是使用 Sony A7R2 +Zeiss Batis 135mm F2.8 拍攝的

  • 食譜中的萵苣改用剩下的高麗菜
  • 鴻禧菇用老婆朋友送的自種四季豆來取代

特別拿出在淘寶買的桌布(專門用來拍照的道具),有折痕,放在桌上拉緊以鐵夾夾住後,格線又變得不直。沒辦法,折痕較難看,格線不直只好不管。最後只好裁圖,原先直拍,裁成如下的照片,格線不直的現象就不明顯了。

飯是用 WMF平底鍋煮的,方法是照下次預備做的蔥燒雞燴飯影片1:12處開始的說明。


20mm 的焦段及F1.8 的光圈,加上網上看到國外網友拍的銀河照片,邊角的彗星像差只有很微小的程度,也是拍銀河的利器。
這篇文章裡有妄想在都市裡拍銀河的照片,雖不能參考,但起碼可以檢視周邊星星的變形程度)

要當機身蓋,功力當然也不能止於此,大光圈下它還有不錯的散景表現,這對於要拍景帶人或人帶景的照片也是沒問題,所以要做為機身蓋是當之無愧的!

轉接到 Z6 近拍也不錯

特別帶到水湳中央公園拍夜景(以下都 Nikon Z6 +TECHART TZE-01所拍)

中科路入口處的花燈




在跨越敦化路的小坡上拍的
第二張與第一張是同樣的角度,故意失焦拍攝的

底下這張是往科湳愛情橋方向拍的

*********************
入手前做了功課,知道在沒有數位修正時它的變形微乎其微,轉接到 Z6 時就沒關係了,所以即使 Nikon 也出了一支 NIKKOR Z 20MM F/1.8 S ,但貴上近一萬元,重量也更重(505 克,而 FE 20mm F1.8G 373克),這對於要上三軸穩定器是必須斤斤計較的。而濾鏡接環口徑則從 77mm 來到 67mm ,手上現有的 67mm偏光鏡就可以使用,不用再買又貴又大的偏光鏡。

再說了,買了 NIKKOR Z 20MM F/1.8 S 就只能 Z6 使用,但買了FE 20mm F1.8G 就能一石二鳥,兩個系統都能使用。
註:Nikon Z6 + TECHART TZE-01 + SONY FE 20mm F1.8 G時,需要把光圈環調在 A 檔就可以機身調整鈕來改變光圈,當然是也能自動對焦。

這支 SONY FE 20mm F1.8 G 的入手,也讓自己重新思考未來旅遊時要攜帶的器材(國內旅遊與國外不同)。

只有一點:要有自知之明,在已邁入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的年齡後,器材的選擇輕與自動對焦是首要也是唯一的考量,因此在轉接後也是要如此,例如 Contax G35mm F2 及 G90mm F2.8 透過天工接環轉接到 A7R2 即符合輕與自動對焦這兩個要件。至於一些較重的鏡頭或是轉接後只能手動對焦的,大概就只能隅一為之,例如 Pentax FA* 85mm F1.4 這支非常棒的人像鏡,國外旅遊大概就不會帶了,國內旅遊還可考慮一下。

至於要上三軸穩定器,國外旅遊沒得商量,只有「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V」這個組合,了不起再多帶上總重不到一公斤的 A7R2 + 20MM F1.8。國內旅遊才能考慮把 Feiyu飛宇a2000 三軸穩定器也一起帶上,甚至連ATOMOS Ninja Flame都可以帶上,國內旅遊嘛!器材丟車上,不趕時間,也不用走遠,要用時拿出來慢慢拍。
*********************
由於在淘寶買銳星 SharpStar 107 PH APO 天文望遠鏡時搭順風車一起集運的 ND 濾鏡套組(含四片ND 、四片GND及九個不同口徑的轉接環,全套價格還不夠買一片手上已有的 COKIN  P121S)。

於是在YouTube 看了一系列「風光濾鏡」的影片後,大致整理了筆記:

  • 拍攝時分別測天空與地面的曝光再選用合適的濾鏡(ND16、ND8、 ND4、 ND2 分別差了 4、 3、 2、 1 檔位;手上的 COKIN P121S 是 ND8,可降低天空三個檔位)
  • 大太陽要大光圈拍攝人像使用 ND濾鏡才不會過曝
  • 目前手上除了Rangers 套框(固定接 55mm 轉接環,可接在 Contax G35mm F2 的遮光罩上),也有COKIN - P系列的套框(固定接 67mm 轉接環,可接在 FE 20mm F1.8 G 上),還有早期購買的 Cokin 十字星芒濾鏡(拍夜景或水面的反光)及偏光鏡,風景攝影也是會用到的。還有一片 DHG 67mm 偏光鏡,這些全部可以放入Rangers 附的硬殻隨身袋中。
  • ND  濾鏡的使用,快門速度可用 NISI app 來計算:
    1. 相機使用 M 模式,光圈先調好(最好設在 F8~ F11)
    2. 相機進行測光,得出快門值然後輸入 NISI app 計算
    3. 調整相機快門與計算一樣(超過 30 秒就要帶電子快門線)再插入 ND  濾鏡。
    4. 拍攝建築物過濾人群可以用兩種方式:

      • 拍攝多張,然後進入 Affinity Photo (或 PhotoShop)以 Stack 的方式過濾

      • 利用長時間曝光來過濾

  • 若是使用購買的「數碼濾鏡」app, A7R2 或 RX100V 都能安裝使用,這是更厲害的漸層 ND或反向漸層 ND ,只是操作上較麻煩而已,而且也只能用在拍照,錄影好像是不行吧!
  • 使用 A7R2 或 Z6 上三軸穩定器錄影時也可以用來降低光比;至於RX 100V 則可用電子減光鏡(可減三檔)。
  • 關於使用三軸穩定器錄影:(要開啟機身減震
    • 國外旅遊除了「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V」,沒有其他選擇。可以選擇內錄 Slog2,只要不讓相機過熱即可,但就不能使用CRANE-M2遙控了。
    • A7R2 + 20mm F1.8 :可使用內錄的 4K 420 8Bits,Slog2 這樣才會輕便。風景錄影時關閉 Super 35mm 以 Full Frame 模式拍攝,拍攝人物時再開啟,會以 APSC 方式,亦即使用 55mm F1.8 時會有相當於 75 mm 的視角。
    • Nikon Z6 + TECHART TZE-01 + SONY FE 20mm F1.8 G 內錄:
      1. 風格設定為 Flate,然後把對比及飽和度降到最低,Dlighting開到最高,可以得到近似富士F-log的效果,直接可以套富士官方F-log 的 XT-3 還原Eterna的Lut。
      2. 使用Z-LOG L優先保持相機動態範圍與陰影細節,Gamma曲線接近V-LOG、S-LOG、F-LOG風格。使用 S-LOG3 的顏色看起來最順眼。
      3. Z-LOG Cinema注重色彩、影調表現,較為兼容佳能Log的LUTs,使用 C-Log3 最佳。
      4. 注意事項:使用Z-LOG 時需要關閉 Dlighting 才能有較佳的色彩及寬容度。

關於三軸穩定器,用過三支,分別為最貴的 Pilotfly H1+(已淘汰,附錄說明),個人覺得 C/P 值高,質感功能佳的飛宇 a2000 ,接SONY A7R2 + 20mm F1.8 或 Nikon Z6 + TECHART TZE-01 + SONY FE 20mm F1.8 G都沒問題,就是稍為重了些,不適合跟團的國外旅遊,因此才又買了智雲 CRANE-M2 來配合 SONY RX100V,去年的江南遊就是這樣的組合,輕鬆自在。

未來旅遊大概會使用這樣的器材:(符合輕、自動對焦

  1. 智雲 CRANE-M2 來配合 SONY RX100V+迷你三腳架(國外旅遊專屬
  2. SONY A7R2 +FE 20mm F1.8 G(國外旅遊視狀況可加帶
  3. 天工轉接環 + Contax  G 35mm F2 + Contax  G 90mm F2.8
  4. 或許再加上 Batis 135mm F2.8 
  5. ND 濾鏡組(也可不帶,只帶一片 DHG 67mm 偏光鏡,可用「數碼濾鏡」app 取代。
  6. 飛宇 a2000單眼三軸穩定器
  7. 國內旅遊或許可換成 Nikon Z6
  8. 或許還可以帶上 Pentax FA* 85mm F1.4 (註)
  9. GITZO 旅行三腳架
註:本以為花了 299元買的這支幾乎沒有用到的「鏡頭補償」app 是浪費了(機身已提供),但在仔細看了規格說明後,發現竟然可以把轉接鏡頭的焦段、光圈寫入 Exif 中:
由於會使用Pentax FA* 85mm F1.4這支鏡頭的時機,一定是用大光圈拍攝人像,範圍大概就 F1.4 2 2.8 4 ,應該不會超過了,所以就設了四個鏡頭補償設定檔,分別是這四個光圈值:
機身的 Steadshot 焦距要設為85mm,拍攝時使用 M 模式、AutoISO,快門固定。拍攝時,手動調整鏡頭的光圈,然後開啟「鏡頭補償」app套用該光圈的設定檔,這樣即可記錄在 Exif(快門固定為 1/00s,隨著光圈的調整,AutoISO也會跟著對應調整:由左自右的 ISO 分別為 400、640、1250、3200)
來看看它在不同光圈下散景的表現:

附錄:

SONY FE 20mm F1.8 G入手後,本想接在 SONY A7R2 上,使用它的內錄 S-Log 再接上  PilotFly H1+上的,重量差不多就 2 公斤,還可以忍受,但沒想到把封藏一段時間的 PilotFly H1+ 拿出來後,發覺電源按鍵出了問題,請教電子街的小威,建議使用 WD40 噴一噴看能否起死回生。是有效,但偶而還是會有開不起來的問題,而更糟糕的是按鍵常會按了之彈不起來,多按一次回彈,卻又關閉電源,實在不勝其擾。加上之前諸多的問題,狠下心來斷捨離!!!

所以PilotFly H1+ 已經在垃圾堆裡了,對於這支三軸穩定器是買過最失望的電子產品。當初是基於支持台灣製的本土產業,就算比陸製較貴還是買了下來,第一支來時烤漆有些地方掉了,很快再換了一支,只是少一點而已,勉強接受,使用的時間不多,要用時調平衡很麻煩,還經常有些小毛病,都忍下來了。

看了國外使用者可以使用 iPhone 藍芽遙控,App Store 也有 SimpleBGC32 這款 app,下載要來使用,結果 iPhone 根本找不到藍芽,Firmware 更新,甚至回原廠,還是不行。一直想要搞定這個問題,最後逼得原廠回應這款穩定器的藍芽晶片有問題,而東西已過保,只能把怨氣吞下。

但是看國外使用者可以使用 iPhone遙控,個人猜測會不會是廠商把瑕疵品留在國內賣(這是國內企業的通病,反觀日本是把最好的留在國內,賣到國外的反而是次品,這就是為何大家都在乎 MIJ吧)。當然也有可能是出廠的年份不同,後來把晶片改過了。這些都不去計較了,就當作繳學費,進垃圾堆前拍個照片存證:(連近全新的硬殼盒也不留,眼不見為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