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篇文章,利用之前以這只鏡子拍的影像,上傳到 Astrometry.net經過計算後,可以非常精細地算出這只鏡子在接上 1X平場鏡後實際的焦長為 691.455863636363636mm 換算的焦比變成 6.45。
Nikon D610 的 Pixel Size 為 5.9 Micro m 如上圖,算出的 Pixel Scale 為 1.76
代入公式 :
[Focal Length in mm] = (206.2648 x [Pixel Size in μm]) / [Arcseconds Per Pixel]
焦長 = 206.2648 * 5.9 / 1.76 = 691.455863636363636mm
這是實際的有效焦長。
依此,早前以 Sigma 150-600mm @600mm 拍攝的影像,算出實際的有效焦長為 574.038830188679245mm。
***********************************************
在淘寶下訂了主鏡OTA、抱箍、鳩尾及原配鋁箱+2.5寸平場鏡 + 2個接口(Nikon F & SONY E) ,並送一個延長筒(未加平場鏡時需要用到)。
一波三折(被集運倉拒收兩次,下訂三次)才收到,結果接環出了問題:沒有 Canon 相機,送來的卻是 Canon 接環,主力拍攝是天文改機的 Nikon D610,SONY 只是備用,只好暫時先用 A7R2 練習。
開箱
試著做平衡,得要用上兩個重錘,一個 4.7公斤(赤道儀原廠配的),好在先前就先買了一個 2 公斤的才能達到平衡。
這支鏡子除了一波三折才入手,也被上了 10% 的稅(被海關上了三千七百多的稅,很痛啊!),而由於下訂三次,退貨兩次,雖然退回的金額人民幣數目沒錯,但入帳期間剛好台幣相對人民幣是升值,結果還損失了匯差,金額雖不多,總覺得這次實在夠倒霉了。
之前做功課時還以為導星鏡的安裝很複雜,結果因為先前買過 S8104-2 星野攝影支架,把上面的尋星槽拆下來:
輕易就解決導星鏡的安裝,手提把還能繼續使用,也不影響裝箱。
最近天氣還好,只可惜 M48-Nikon 接環未到無法上山拍照,只能在社區頂樓使用 SONY 相機(感測器很髒),沒有使用電子極軸鏡,只簡單對一下極軸,所以赤道儀 GOTO 很不準,好在多裝了尋星鏡。 1/13 晚只做個對焦練習,順便拍了月亮及天狼星(以它來調焦的)
初時別說看到星,就連月亮都被雲遮住,稍等了一下,可見月亮(雖然還是被雲遮來遮去)。先把月亮調進尋星鏡的視野,再調整主鏡與尋星鏡光軸平行(月亮目標大,尋找容易)。
然後下一個目標就以天狼星為目標,GOTO 過去,因為極軸不準,也沒做星校正,連尋星鏡都看不到,只好坐在地上,手動慢慢把天狼星調入尋星鏡視野內,當然也就進入主鏡的視野內。
天狼星進入主鏡視野內後,再使用魚骨板對焦,雙速的調焦器,精細調焦很容易。
本來還想拍 M42 ,結果 GOTO 後,視野內是隔壁棟電梯房,只好放棄。原先計畫對焦練習後再移到看得北極星的位置再拍攝,但看天上雲越來越多,只好結束。
這次的對焦練習,用了延長筒(未用平場鏡),只是使用 Polar Scope Align Pro 粗對極軸,平衡也是粗略做一下,沒帶筆電,當然也就沒做導星。確定對好焦後,以手穖拍了下來,以便下次觀測時對焦筒先調到這個位置再來做平衡,不然會影響到導星精度。
1/14 晚拍的獵戶座星雲 M42, 使用 SONY 相機(可以看到感測器有多髒,所以只能是備用機)。拍了 30 張 45 秒 ISO 100 ,疊圖後,簡單後製。
沒有平場鏡,邊緣星點都變形了.只是在市區的社區頂樓拍的,就是比之前使用相機鏡頭拍的來的漂亮。
1/15 晚市區頂樓拍的 M42,加了平場鏡及光害濾鏡。因光害濾鏡的邊框,四周裁了一些。雖加了平場鏡,邊緣的星點還是變形,只比不加好一點點而已。查到歐亞光電的一篇文章,說明這現象是要加鏡後截距,是因為相機法蘭距的問題,而且不同相機要加的鏡後截距也不相同。因主力是 Nikon D610, 不曉得還要加多少的鏡後截距(歐亞光電文章裡使用 Canon 6D 鏡後截距加了 10mm)。
以手機拍下對焦筒精確對焦後的位置:
頂樓旁有兩個大型廣告燈,都得等它們十點熄掉後才上頂樓拍攝。本以為會搞到很晚,但近 12 點天空就佈滿雲,所以兩晚都 12 點就收工了。
再以慢工細活的方式後製,現在 M42 裡的四合星,放大後可以看得見。
1/16 晚嚐試在頂樓拍攝玫瑰星雲,單張曝光一分半鐘,ISO 200,總共拍了 30張,相當於總曝光時間 45 分鐘,疊圖後經 PS 後製,極盡所能,只有一點點模糊的星雲,把影像上傳到天文網站確認拍到了(如圖,名稱為 Rosette Nebula 即是玫瑰星雲),無法後製出漂亮的玫瑰色彩,推測可能原因:
1.這種暗星雲(星等約 9 )大概只能到山上無光害處才能拍得到。
2.可能需要使用天文改機的相機才有辦法拍出來。由於淘寶的賣家寄錯轉接環(要 Nikon 寄來的是 Canon),目前只能使用 SONY 相機(沒有天文改機),而天文改機的是 Nikon D610,目前只能等收到接環後再來試試是否就能在頂樓拍得到。
買了這支望遠鏡,使用後才知道「艾頓ieq30 CEM25p/zEQ25 迷你立柱增高節」也是非買不可的配件,因為練習時出現相機撞到三腳架的狀況,加裝這個迷你立柱可以增加三腳架和赤道儀、望遠鏡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避免發生碰撞,使得 Cem25P 赤道儀能夠架設更大更長的望遠鏡。
關於平衡對導星精度的影響:
這幾天的練習或許可以看出 CEM25P 對平衡的要求影響到導星精度。心得:先把對焦筒調至先前測好的對焦位置(使用延長筒與平場鏡時是不同的)再做平衡。未來改用 Nikon D610 時還需要重測。
1/14 晚的拍攝 M42 ,使用延長筒,所以是焦距 700mm F6.5 下的拍攝,平衡時忘了把對焦筒先調至前一晚定出的位置,雖然以電子極軸鏡精確調好極軸,進入 PHD 2 後的一些數據似乎還好:
Calibration:
Guide Assistant:
Guiding:
1/15 晚的拍攝 M42 ,加了平場鏡及光害濾鏡,所以是焦距 525mm F4.9 下的拍攝,平衡時還是忘了把對焦筒先調至前一晚定出的位置,雖然以電子極軸鏡調好極軸,進入 PHD 2 後的一些數據不是很優:
Calibration:
Guide Assistant:
Guiding:
11/16 晚拍攝玫瑰星雲,加了平場鏡及光害濾鏡,所以是焦距 525mm F4.9 下的拍攝,平衡時總算沒忘了把對焦筒先調至前一晚定出的位置,以電子極軸鏡精確調好極軸(雖然沒有 1/14 晚那麼好),進入 PHD 2 後的一些數據似乎不錯,所以才能單張曝光一分半鐘,ISO 200,總共拍了 30張,疊圖後得到相當於總曝光時間 45 分鐘的影像。
Calibration:
Guide Assistant:
Guiding:
由於 M48-Nikon 接環還未收到,只好自行研究一番......
關於如何在接了平場鏡後不讓邊緣星點變形的方法:
在牧夫的「锐星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专版」裡看到了銳星2.5寸平場鏡,後截距的起算點帖子,得到這張後截距的圖:
107 PH 焦距為 700 mm 加上平場鏡後 700X0.75 = 525mm ,所以後截距應為 101mm(FL:510-600mm)
自行以電子游標尺測量了錐形接環 + M48 接環後的長度為 47mm
配合歐亞光電這篇評測锐星107PH+2.5寸平场+6D深空拍摄 全幅星点测评文章裡提到 Canon 6D 鏡後截距加了 10mm,而Canon 6D 的法蘭距為 44 mm,驗證前述107 PH 加上平場鏡後的後截距應為 101mm = 47 + 44 + 10 這樣就能得到邊緣幾乎與中央一樣漂亮的星點。
由於 Nikon D610的法蘭距為 46.5 mm,因此只要再增加 7.5 MM 的後截距 就可以了,因此這個 7.5mm 的後截距也是非買不可的。
怪不得使用 Sony A7R2(法蘭距18mm) 來練習拍攝時,不加及加平場鏡時邊緣星點都變成橢圓形,以 101 - 47 - 18 = 36 ;差了 36 mm,邊緣星點變形得很嚴重。未來若需要使用 Sony A7R2 來拍攝,倒也不需買 36 mm 的後截距,可如此接法:
平場鏡 + 7.5 mm 後截距 + M48-Nikon 接環 + Nikon Ai - NEX 轉接環
就可以接 Sony A7R2 來拍攝了。(唉!M48-SONY E 接環又是多買的,未來不可能再用到了)
❖❖❖❖❖❖❖❖❖❖❖❖❖❖❖❖❖❖❖❖❖❖❖❖❖❖❖❖❖❖
107 PH 焦距為 700 mm 加上平場鏡後 700X1 = 700mm ,所以後截距應為 96mm(FL:610-700mm)
96 - 47(錐形接環 + M48 接環後的長度)- 46.5(Nikon D610的法蘭距) = 2.5mm
只差了 2.5mm,好像不必再加后截距就可以了。(還未試拍過,之前使用 SONY A7R2 后截距差了 36mm ,怪不得邊緣星點變形得很嚴重。)
❖❖❖❖❖❖❖❖❖❖❖❖❖❖❖❖❖❖❖❖❖❖❖❖❖❖❖❖❖❖
1/23 小年夜
由於已收到 M48-Nikon 接環,在室內接上 Nikon D610 ,對焦筒先移到約 6.6cm的位置(因為之前以 SONY A7R2 測得的焦點位置在 9.5cm 與 Nikon D610 的法蘭距差了 28.5mm,所以 95-28.5 = 66.5mm),重新做了平衡並做上記號。
吃完晚餐,近八點時,看東南方天空沒甚麼雲,天狼星很清楚,就搬了平衡好的器材上頂樓對焦練習。
由於 Nikon D610 的 LiveView 實在太爛,實在沒辦法使用魚骨對焦板以相機螢幕來調焦,只好再下樓拿了筆電以 BackyardNikon 的 FWHM 來精細對焦,稍為微調後就能對好焦,然後再放上魚骨對焦板,拍了一張影像來確認是否對得夠準:
確認對焦沒問題,以手機拍下對焦位置:
初時設在 6.6 cm 位置,微調後約在 6.8cm處得到精確的對焦點,顯然前述的計算無誤。
然後,雲又多起來了,對焦的練習也順利完成,就收了器材下樓。
晚上九點多再上頂樓,竟然雲都散了,等到十點多大樓旁的兩座大型廣告燈熄燈後再把器材搬上頂樓。
這次仍嚐試拍攝玫瑰星雲:
由於平衡做得不錯,極軸也對得夠準:
對好極軸,以手柄做一星校正,就選天狼星,然後再以 AstroTortilla 定位到中央位置:
按下手柄的 Enter 鍵以確認一星校正完成,結果因為天狼星恰好過中天, Enter 鍵按下後,赤道儀帶著長長的鏡筒翻轉,然後再次地撞到腳架並卡住,怕傷到馬達,趕緊關了電源。(「艾頓ieq30 CEM25p/zEQ25 迷你立柱增高節」不買不行,未入手前不能再做練習!不然再來一次,搞不好赤道儀的馬達就報銷了。)
把赤道儀重新歸回零位再開啟電源,由於極軸已對好,只要再做一星校正即可,這次不敢選天狼星,改選參宿七,一樣是以 AstroTortilla 定位到中央位置:
按下手柄的 Enter 鍵以確認一星校正完成,這次不會再翻轉了。接下來要 GOTO 到玫瑰星雲,用得方式是以艾頓指揮家(艾頓 Cem25P 附的程式)GOTO 到 HIP 31130,再以Astrotortilla 定位 :
開啟 PHD2:
Calibration:數據不錯
Guide Assistant:
Guiding:
看最初的數據就不錯,RUN 了不到五分鐘,等不及就切換到 BackyardNikon 開拍了:單張曝光一分半鐘,ISO 640,設定拍 60張,要到凌晨兩點多才會結束,於第一張快結束時,改成 Dither 拍攝:
等拍到第 4 張時,抬頭一看,又是滿天雲,只得中斷拍攝,蓋上蓋子拍 5 張暗場,拍完,雲沒有散的跡象,只好收了器材下樓。
成果只有三張 Lights、5 張 Darks,疊圖後製並送上 Astrometry.net 加上名稱:
因為加了內置型 STC 光害濾鏡,因此上圖的周邊裁掉了一些,沒有裁掉的如下圖,可以看出來在換成 Nikon D610 後,後截距沒有問題了,所以邊緣星點不再有橢圓的情形(或許有,程度也很輕微,看不太出來,這樣就可以了,不用再加個墊片)
一樣無法後製出漂亮的玫瑰色彩(可能拍的張數太少,加上天空狀況也不優)。
2.平衡時對焦筒要先移至 6.8cm 的位置,除了能提高導星精度,上山拍攝時也只要再微調即可,同時於一星校正以 Astrotortilla 定位也容易。
3.總算解決了邊緣星點變形的問題,平場鏡 + M48-Nikon 接環 + Nikon D610 這樣就可以上場拍攝,即使用 Sony A7R2 來拍攝,以如此接法:
平場鏡 + M48-Nikon 接環 + Nikon Ai - NEX 轉接環 + Sony A7R2 應該也不會有問題的。( Nikon Ai - NEX 轉接環的厚度填補了SONY 相機法蘭距不足的地方)
❖❖❖❖❖❖❖❖❖❖❖❖❖❖❖❖❖❖❖❖❖❖❖❖❖❖❖❖❖❖
1/23 小年夜
由於已收到 M48-Nikon 接環,在室內接上 Nikon D610 ,對焦筒先移到約 6.6cm的位置(因為之前以 SONY A7R2 測得的焦點位置在 9.5cm 與 Nikon D610 的法蘭距差了 28.5mm,所以 95-28.5 = 66.5mm),重新做了平衡並做上記號。
吃完晚餐,近八點時,看東南方天空沒甚麼雲,天狼星很清楚,就搬了平衡好的器材上頂樓對焦練習。
由於 Nikon D610 的 LiveView 實在太爛,實在沒辦法使用魚骨對焦板以相機螢幕來調焦,只好再下樓拿了筆電以 BackyardNikon 的 FWHM 來精細對焦,稍為微調後就能對好焦,然後再放上魚骨對焦板,拍了一張影像來確認是否對得夠準:
確認對焦沒問題,以手機拍下對焦位置:
初時設在 6.6 cm 位置,微調後約在 6.8cm處得到精確的對焦點,顯然前述的計算無誤。
然後,雲又多起來了,對焦的練習也順利完成,就收了器材下樓。
晚上九點多再上頂樓,竟然雲都散了,等到十點多大樓旁的兩座大型廣告燈熄燈後再把器材搬上頂樓。
這次仍嚐試拍攝玫瑰星雲:
由於平衡做得不錯,極軸也對得夠準:
對好極軸,以手柄做一星校正,就選天狼星,然後再以 AstroTortilla 定位到中央位置:
按下手柄的 Enter 鍵以確認一星校正完成,結果因為天狼星恰好過中天, Enter 鍵按下後,赤道儀帶著長長的鏡筒翻轉,然後再次地撞到腳架並卡住,怕傷到馬達,趕緊關了電源。(「艾頓ieq30 CEM25p/zEQ25 迷你立柱增高節」不買不行,未入手前不能再做練習!不然再來一次,搞不好赤道儀的馬達就報銷了。)
把赤道儀重新歸回零位再開啟電源,由於極軸已對好,只要再做一星校正即可,這次不敢選天狼星,改選參宿七,一樣是以 AstroTortilla 定位到中央位置:
按下手柄的 Enter 鍵以確認一星校正完成,這次不會再翻轉了。接下來要 GOTO 到玫瑰星雲,用得方式是以艾頓指揮家(艾頓 Cem25P 附的程式)GOTO 到 HIP 31130,再以Astrotortilla 定位 :
開啟 PHD2:
Calibration:數據不錯
Guide Assistant:
Guiding:
看最初的數據就不錯,RUN 了不到五分鐘,等不及就切換到 BackyardNikon 開拍了:單張曝光一分半鐘,ISO 640,設定拍 60張,要到凌晨兩點多才會結束,於第一張快結束時,改成 Dither 拍攝:
等拍到第 4 張時,抬頭一看,又是滿天雲,只得中斷拍攝,蓋上蓋子拍 5 張暗場,拍完,雲沒有散的跡象,只好收了器材下樓。
成果只有三張 Lights、5 張 Darks,疊圖後製並送上 Astrometry.net 加上名稱:
因為加了內置型 STC 光害濾鏡,因此上圖的周邊裁掉了一些,沒有裁掉的如下圖,可以看出來在換成 Nikon D610 後,後截距沒有問題了,所以邊緣星點不再有橢圓的情形(或許有,程度也很輕微,看不太出來,這樣就可以了,不用再加個墊片)
一樣無法後製出漂亮的玫瑰色彩(可能拍的張數太少,加上天空狀況也不優)。
總結從鏡子入手後的幾次測試,得到如下的幾個心得:
1.當務之急要先購入「艾頓ieq30 CEM25p/zEQ25 迷你立柱增高節」。
3.總算解決了邊緣星點變形的問題,平場鏡 + M48-Nikon 接環 + Nikon D610 這樣就可以上場拍攝,即使用 Sony A7R2 來拍攝,以如此接法:
平場鏡 + M48-Nikon 接環 + Nikon Ai - NEX 轉接環 + Sony A7R2 應該也不會有問題的。( Nikon Ai - NEX 轉接環的厚度填補了SONY 相機法蘭距不足的地方)
4.兩次拍攝玫瑰星雲的失敗,可以得到一個想法:市區大樓頂樓的拍攝未來就以星團為主,就以高畫素的 Sony A7R2 + STC 內置型光害濾鏡來拍攝。星雲、星系還是得到無光害、大氣視寧度較佳的山上以天文改機的 Nikon D610 拍攝。
❖❖❖❖❖❖❖❖❖❖❖❖❖❖❖❖❖❖❖❖❖❖❖❖❖❖❖❖❖❖
首先來看最重要的曝光計算:
在市區頂樓拍攝,夜空觀測品質 (Sky Quality)也不用去買不便宜的Sky Quality Meter:
國外也沒便宜到那裡去:
從 Polar Scope Align Pro 大概就選這個 16 應該就是了:
以 107 PH APO 焦距 700mm F6.5 配合相機(Nikon D610 或 Sony A7R2 的最佳天文 ISO 都是 640)來計算,在市區的拍攝,得到最佳的曝光是 42s:
假設想在市區頂樓拍攝馬頭星雲:
代入後計算的結果需要曝光 28 分鐘,是否就意味著至少必須拍攝 40 張單張曝光 42 秒的影像來疊圖才夠(還可以使用 Dither 拍攝,這樣或許就可以不用再拍攝暗場了)。
這個值得試試!或許前面兩次玫瑰星雲的拍攝失敗,可以這樣的計算方式拍攝,看看是否可以後製出紅色的星雲出來。
另外獵戶座星雲(M42)也是個可以試試看的目標。它的核心往往在後製時曝掉而看不到四合星,可以試試如下的計算:曝光 26 秒
然後星雲的部分曝光 66 秒(但市區最多只能 42 秒,所以可以曝光至少兩張 42 秒的影像來疊圖)
然後兩種不同曝光的影像再來後製合成可以核心不曝掉,但又有漂亮星雲的 M42。
其他還有可計算出以 107 PH APO 焦距 700mm 配合 Sony A7R2 拍攝的解析度:
以 107 PH APO 焦距 700mm 配合 Nikon D610 拍攝的解析度:
計算的結果配合 PHD2導星顯示的數據,是否顯示著以較高畫素的相機拍攝,對於導星精度的要求也需要更高呢?
之前一直以 Sigma 150-600mm F5-F6.3 @600mm F6.3拍攝,現在改成107 PH APO F6.5 拍攝,得到的影像會較暗一些:
因此單張曝光時間就必須再增加一些。以之前拍攝的熟練度,目前大概有 單張 5 分鐘的實力,應該就夠了。
❖❖❖❖❖❖❖❖❖❖❖❖❖❖❖❖❖❖❖❖❖❖❖❖❖❖❖❖❖❖
大過年,不想出去人擠人,就幫器材拍個沙龍照:
拍攝器材:Nikon Z6 + NIKKOR Z 24-70mm F4 S
拍攝數據:
❖❖❖❖❖❖❖❖❖❖❖❖❖❖❖❖❖❖❖❖❖❖❖❖❖❖❖❖❖❖
大過年,不想出去人擠人,就幫器材拍個沙龍照:
拍攝器材:Nikon Z6 + NIKKOR Z 24-70mm F4 S
拍攝數據:
- 用了三盞閃光燈(Nissin Air 系統:兩支 Di700A 及一支 Di866 Mark II + Air R)及一片反光板;準備了 Sekonic L-518 測光錶,但沒用上。
- 器材後方為黑色背景布
- 開始時先慢慢調整燈的角度與距離。兩盞燈加了柔光罩,一支擺在器材的右側,一支在器材的左前方 45度附近,還有一盞以聚光的方式打在望遠鏡的 Mark 上。
- 初時就用這三盞燈,沒有使用測光錶,用了稍為複雜的步驟來達成。
- 在 Z6 設定影像品質為 Basic(Wi-Fi 傳輸較快)
- 每個閃燈單獨擊發,分別拍攝,然後以 Wi-Fi 傳輸到電腦,以大螢幕肉眼觀察曝光情形,再調整閃燈的出力,等三燈都調整好後,再三燈齊閃拍攝。
- 發覺手柄光線不太夠,再加上一片反光板補光。
- 這樣下來大概拍了一二十張,確定沒問題後再於 Z6 把影像品質改為 RAW。
- 由於淘寶購買的背景布有折痕,加上沒有多的黑色布可以遮擋左前方及右側兩盞燈的光進入背景,只好在 CameraRAW 調整 Black 使背景近乎全黑且折痕看不出來為止, Shadow 稍為拉高一些,免得器材黑色部分太黑而看不清。
- 略為裁圖後即轉存 JPG 檔,即為上圖,沒有再進一步的後製。
如果佈光到能夠不需 CameraRAW 調整及進一步的後製,那麼底片型的哈蘇 500 C/M 就可以上場了。
❖❖❖❖❖❖❖❖❖❖❖❖❖❖❖❖❖❖❖❖❖❖❖❖❖❖❖❖❖❖
寒流來,反而可以做這些事:拍下不同溫度下的暗場,這樣上山時就可以不用再花時間拍攝。這兩天拍了 10、11、12、13、14 度C下曝光五分鐘(未來的拍攝預備都以此為標準曝光時間),應該大致上能符合山上的溫度。
又冷加上疫情越來越緊張,只好在 YouTube 看影片,看到有人這樣做,學起來,就可以在山上拍攝時,筆電不怕再搞得都是露水,延長筆電的壽命。家裡電鑽壞了,年前就下訂,最近大概可以送貨了,收到後就可以鑽洞,連接線要用的。新的年度,總要有一些改進。
也從兩部影片學到一些技巧,可以改進自己的後製流程:
1.去除光害的方法:影片1:37:29 處開始的說明。在都市光害影響大的地方拍攝,這個方法經過把以前拍攝的影像拿來測試,發覺實在不錯。
2.後製的最後一個步驟,加強星雲的方法:影片 40:47處開始的說明。
❖❖❖❖❖❖❖❖❖❖❖❖❖❖❖❖❖❖❖❖❖❖❖❖❖❖❖❖❖❖
寒流來,反而可以做這些事:拍下不同溫度下的暗場,這樣上山時就可以不用再花時間拍攝。這兩天拍了 10、11、12、13、14 度C下曝光五分鐘(未來的拍攝預備都以此為標準曝光時間),應該大致上能符合山上的溫度。
又冷加上疫情越來越緊張,只好在 YouTube 看影片,看到有人這樣做,學起來,就可以在山上拍攝時,筆電不怕再搞得都是露水,延長筆電的壽命。家裡電鑽壞了,年前就下訂,最近大概可以送貨了,收到後就可以鑽洞,連接線要用的。新的年度,總要有一些改進。
也從兩部影片學到一些技巧,可以改進自己的後製流程:
1.去除光害的方法:影片1:37:29 處開始的說明。在都市光害影響大的地方拍攝,這個方法經過把以前拍攝的影像拿來測試,發覺實在不錯。
2.後製的最後一個步驟,加強星雲的方法:影片 40:47處開始的說明。
好文章!
回覆刪除實在不好意思,因為之前廣告留言太多,所以開啟了審核功能,而我又忘了去看,以至於一直沒看到大家的留言,實在抱歉!
刪除謝謝。
您好,最近也想至淘寶購買Sharpstar的鏡頭,但受限於每日匯款3萬元的限制,無意間看到你買的這顆鏡頭超過3萬元,不知是否方便告知您是如何克服3萬元的限制,感謝您~
回覆刪除實在不好意思,因為之前廣告留言太多,所以開啟了審核功能,而我又忘了去看,以至於一直沒看到大家的留言,實在抱歉!
回覆刪除我是淘寶帳號綁信用卡,只要額度夠,就可以購買。
你好,想問一下你在用sharpstar 107ph的時候,赤緯軸是怎樣平衡的,需不需要用偏心重錘?謝謝你
回覆刪除赤經、赤緯都用泡泡水平儀做平衡,然後再把鏡筒指向天頂也要平衡,為了不傾斜,還多了一只小尋星鏡,最後平衡偏心重錘。因我的赤道儀是中式的 CEM25P 這是必要的,若是德式的就不知是否需要?
刪除聽起來好複雜,因為我是用zeq25,平時我只用肉眼看有沒有平衡,現在赤經加了偏心重錘也很難平衡,而赤緯基本上也平衡不到。但你轉用ccd後,赤緯平衡有沒有容易一點? thanks
回覆刪除曾經偷懶過用肉眼,結果是很難平衡,所以水平儀是一定買的(只能說艾頓的赤道儀對平衡非常敏感),用了它,說不定你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你可以參考我早期寫的「觀測日記三」,器材比起現在用CCD 更複雜也能達成平衡。像是這篇「常態裝備的隨意平衡」用的還是 DIY 的偏心重錘呢!
刪除若你用的是sharpstar 107ph,平衡時還要先將對焦筒調到上次的對焦位置,這也會影響平衡,進而影響導星精度。更進一步說,若還要加上除霧帶,也要重新平衡。對了,偏心重錘的平衡很敏感,一次只能一點點調。簡單說,就是把拍攝時需要用的器材都裝上才做平衡,然後做記號,下次要平衡就簡單了。第一次或許很複雜,做過一次後就容易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