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升級 2018 Mac Mini:Windows 外接硬碟 + eGPU + PSVR連接(不需 PS4)搞定

2021.03.13
本方法不適用裝在內接 SSD 的 BOOTCAMP , Apple 就是不讓你在 Windows 下使用 eGPU ,只能用內建的 Intel 630. 


2020.10.03
心血來潮,想說每次開機時都要拔 HDMI 線才能使用,蠻麻煩地。嚐試以內建的 Intel 630 顯示卡開機,結果在花了兩個多小時的  NOLO HOME 更新,然後才知道 Intel 630 太 Low 了,根本不支援,要 VR 還是得乖乖地拔 HDMI 線!
--------------------------

2020.07.25 更新

銀河後製、月亮後製都沒問題,而行星觀測也結束了,至於星雲、星系的拍攝除了因為最近天氣不佳外,社區頂樓旁的大型廣告燈竟然變成徹夜不關(有兩個,一個影響極軸校正,十點多會熄掉,一個在器材架設點的旁邊,原先也是十點多會熄,於行星觀測期間就徹夜不關了,但拍行星曝光時間短,影響不大,拍星系、星雲要長時間曝光就不行了。也不能換到別處,因為只有架設在這個點才能看到北極星,頂樓其他地方都被週邊的大樓擋到)導致無法拍攝,所以時間就空下來。

大概就溜溜 YouTube 尋找一些簡單做法的各國美食,不小心就看到了這支影片:How to install Windows 10 "Boot Camp" on a Mac External Drive the EASY way! (2020 edition)

仔細研究了一下,似乎可行,於是上 PChome 訂了個千元有找的「威剛 SC680 240GB 外接式固態硬碟SSD」:

收到後按照影片的教學,很快就碰到一個難題,SC680 在VMWare 下無法辨識(手上有的隨身碟,隨便一插都沒問題),後續步驟就卡住了。

問題不就是要有個 Windows 環境來使用 WinToUSB 把下載的 Windows 10 ISO 寫入到外接硬碟中,只好拿出效能差專門用來控制赤道儀的 Lenovo 小筆電,花了不少時間做好,然後繼續後面的步驟,外接硬碟裡的 Windows 可以開機啟動!

(註:外接的方式「無法記住」,所以每次啟動都需要先按住 Option 鍵來選擇啟動硬碟,若 Windows 是安裝在內接硬碟裡,Windows 關機後,下次 Mini 開機會「記住」並以 Windows 啟動。)

外接硬碟 Windows 啟動搞定,接下來就是要搞定 eGPUAKiTiONode 外接顯卡轉接盒+微星RX580 ARMOR 8G OC
(我有兩個螢幕:Dell 24" 以 HDMI 接在 Mini 上的 HDMI;LG 27吋AH-IPS HDR 4K螢幕有三種 IN:DP、USB-C、HDMI,平常使用 OS X時,我都是切在USB-C,線直接連到 mini 上,DP 線則是螢幕與外接盒裡的獨顯連,而外接盒只有一個TB3 與 mini 連。)
  • 按住 Option 鍵來選擇啟動硬碟(獨顯不開,Dell 24" 以 HDMI 接在 Mini )
  • Windows 正常開機後,灌好 Apple 的 Suport Driver 後會重新開機
  • 按住 Option 鍵來選擇啟動硬碟(獨顯仍不開,Dell 24" 以 HDMI 接在 Mini ),再次進入Windows,執行從 AMD 下載的 RX580 最新驅動,安裝完成後也是會重新啟動
  • 按住 Option 鍵來選擇啟動硬碟(獨顯仍不開,Dell 24" 以 HDMI 接在 Mini )再次進入Windows,發現無線網路不見了,沒有聲音等等問題
  • 忘了是再次執行 Windows 更新還是再次重新安裝 Apple 的 Suport Driver 才把網路與音效的問題解決,然後關機。
  • 接下來,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兩個螢幕:Dell 24" 以 HDMI 接在 Mini 上的 HDMI;LG 27吋AH-IPS HDR 4K螢幕以 DisplayPort 線與外接盒裡的獨顯連接,於 mini 關機狀況先開啟外接盒獨顯電源):按住 Option 鍵再開啟 mini,出現如下畫面:
  • 選好啟動硬碟(EFI Boot),以滑鼠點選後馬上拔掉 Mini 上的 HDMI 連接線,Windows 就可以正常顯示在  DisplayPort 連接的螢幕(LG 27吋),在裝置管理員裡只會看到 AMD RX580 這張顯卡,內建的 Intel 630 就不見了。
  • 然後下載了Unigine Valley、Unigine Heaven、Superposition Benchmark 並做了 1080P 及 4K 下的測試:







接下來按照這篇文章「【心得】PSVR接電腦看3D影片的入門+心得(更新看VR片辦法)」來搞定 PSVR。

註:要不是 Mac 下連接 PSVR 需要 PS4 ,否則也不會想要玩這個方法)

把  PSVR 從收藏間拿出來......屑屑一堆,都是頭套人造皮「ㄈ ㄨ 」(台語)掉的,乾脆全部去掉只留下棉套的部份,清爽多了,才來搞定接下來的連接。

首先想到的就是 PSVR 黑盒子中的 HDMI 線不能接到 Mini 上,所以要改接到外接盒獨顯上的 HDMI Port (有兩個,任一個都可以

其他接法就如文章所說。

(註: PSVR 黑盒子的 USB 接 mini 時不能接在 mini 的 USB Port 上,這樣  PSVRToolbox 無法偵測到 PSVR,改接到mini 上四個 TB Port 的任一個就可以了--需要買個轉接頭)

(2020.07.29 補註: 昨晚測試時,PSVR 黑盒子的 USB 接在  mini 上四個 TB Port 的任一個以(SteamVR+ NOLO HOME+DeoVR Video Player)方式反而無法偵測到 PSVR,改接至mini 的 USB Port 上就沒問題。

以上就可以知道,Windows 下很難維持一個「穩定」系統,時不時就出點狀況,經常搞得焦頭爛額,這也是為何在用了 Mac 後毅然決然放棄 Windows ,非不得已才用。

有了新的裝置進來,就造成了驅動的相衝問題(從早期的自組電腦,這就是家常便飯,自改用 Mac 後就不再碰到了),一下子無線網路沒了,一下子聲音沒了,一下子 Magic Mouse 2 又偵測不到(好在還有一隻老古董的羅技有線滑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多次的重新啟動卻卡住,只好強制關機,幾次之後,Windows 竟開不了,也無法修復,只得重灌,但這次以這支影片:「安装 Windows To Go,解决 Mac 系统兼容,硬盘空间不足等问题」的方式,內接硬碟割一點給 Boot Camp ,安裝好 Windows To Go 在外接硬碟後就可以一鍵收回空間,效率快多了。

再依前面的步驟把各個驅動搞定,只留下 PSVR 上的耳機沒有搞定,反正 Apple Audio Driver 沒有問題就好了,mini 上的耳機孔、Speaker 沒問題,LG 螢幕的 Speaker 也能發聲,就不再進一步,免得再把 Windows 搞得無法再開機。

然後再度碰到新的問題,使用文章的 PSVRToolbox(搞了好久才弄明白,執行後在下方功能列的小圖示要滑鼠點兩下才能出現程式畫面),也順利讓PSVR有畫面,並依文章設 LG 螢幕為 1080P 與 PSVR 同步,在 Cinematic 下沒有問題,但只要 Enable VR,PSVR 的螢幕就黑掉了,什麼都看不到,但還是可以  PSVRToolbox 切換到Cinematic ,也可以 Headset ON 及 Off。仔細看了作者附的圖,猜想會不會是 PSVR Firmware 的問題,因為作者的是 2.00 ,我的是 4.1 ,如圖(借用一下文章作者的圖

如果是PSVR Firmware 版本的問題,後面就沒得玩了,於是請出 Google 大神,找不到關於 Firmware 版本問題的相關文章,就在準備要放棄時,神來一筆下了這樣的關鍵語句:「psvrtoolbox enable vr problem」,竟然就在這裡:「IMPORTANT NOTICE FOR AMD RADEON CARDS OWNERS」找到了解決辦法:

想照著做, AMD SoftWare 竟然無法開啟,說是程式與驅動的版本不合(可能是後來 Windows 更新造成的?),只好小心奕奕地再安裝一次從 AMD 下載的 RX580 最新驅動怕重新啟動後無法開機)。

順利重新啟動,開啟 AMD SoftWare 依上述方法,把顯示器 2(PSVR)改成 RGB 4:4:4 Standard :

再一次以 PSVRToolbox Enable VR,PSVR 的螢幕不會黑掉了,就可以使用Unigine Superposition 裡的 VR Benchmark (戴上 PSVR 可以看到 VR 畫面,LG 螢幕看到的是左右畫面),然後做了 VR Minimum及 Future,於Minimum 的分數也僅是堪用,所以,這樣的配備器材,PSVR 用用就好,升級 VIVE 甚麼的就不用考慮了......



那這樣的配備+PSVR 能幹甚麼呢?大概就如文章作者的主題一樣,看看 3D 影片或 VR 影片吧!

昨晚測試了以上的內容,因為找到的 3D 影片起碼二十幾G起跳,所以只下載了容量約 1G 的 VR 短片,以 PotPlayer 播放,不管如何設定,始終影音不同步,原以為或許是這支片子的問題,再下載另一支影片試試看,還是一樣,只好按照作者看VR片辦法(SteamVR+ NOLO HOME+DeoVR Video Player),同樣的兩支片子都不會有影音不同步的問題。

今晚想要再補捉幾個畫面,如法泡製,LG 螢幕卻看不到 Windows 桌面,這才想起昨晚回到 Mac 環境後動了這個:
不曉得是不是因此動了螢幕記憶的組態,所以先重設螢幕,不開獨顯,以外接硬碟看看是否能正常開機:
沒問題,顯示卡是 Intel 630,在 Dell螢幕顯示Windows 桌面:
關機,開獨顯,這次就順利以連接獨顯 DisplayPort 的 LG螢幕開機了
顯示卡為 RX580,PSVR 的音效驅動仍然無效:

啟動SteamVR,也會自動執行 NOLO HOME,手動執行 DeoVR Video Player,再執行螢幕截圖,沒想到竟連 PSVR 的畫面一起截了下來:

為了怕重蹈 LittleStar 收費的覆轍,嚐試關掉 Wi-Fi,SteamVR 可以離線啟動,再執行 DeoVR Video Player,確認沒有問題,這樣就可以放心了。

註: 使用 DeoVR Video Player 一定要安裝DS4Windows,不然實在難用。嚐試以無線連結,都連不上,只好用 MicroUSB 線接在 mini 的 USB Port 上。

2020.07.28 補充

在 Mac 下有 Time Machine 備份還原都很方便,至於早期在 Windows 是使用 Ghost ,Google 之後,其實 Windows 10 就可以用它的系統備份(雖然好像有點複雜),等到實際用了之後才知道必須 NTFS 才行。這顆240G 的威剛 SSD,我將其分成兩塊,一半給系統(NTFS),一半為了能在 Mac 下讀寫,所以格式化為 ExFat,既然如此,只好另尋其他方法。

看到有人介紹使用易數一鍵,都是中文,卻搞不清楚它的用法,刪掉!解除安裝還要密碼,趁還沒忘記,先刪了。

最後想到或許可以把備份存到家裡那台老舊的 Qnap NAS 裡,於是找到了這篇文章:「Two Solutions to Backup Windows 10 to QNAP NAS」,原來系統備份可以直接存到 NAS,但看到另一方案似乎更佳,就是使用AOMEI Backupper ,安裝、備份實在方便,以為備份整個五十幾 G 的系統要花不少時間:
所以把 LG 螢幕切換到接 HDMI 的 Q54K 播放器,準備看支影片:

結果十幾分鐘就做完了,影片還沒看完,就讓它再檢查做好的備分檔
最後再看看備份的資料有多少?不到二十 G (看網上說明,若使用Windows 的備份,容量會加倍的
只是還沒測試還原,希望不會用到。

好不容易才搞好的系統,再多一份備份會更安心,所以使用 Windows 10 本身提供的方法再做一份備份:

過程很慢,但最後佔用的容量並未如網上看到會加倍的情形,原先五十多 G 的系統,備份後的容量約 31 G:

有了備份,就可以放心打開 Wi-Fi 連網,不怕 SteamVR+ NOLO HOME+DeoVR Video Player 未來更新後要收費的情形發生,屆時再來還原就可以了(當然 WI-FI 就要先關掉)。

註:也找到了一支 Veeam Agent for Microsoft Windows FREE ,下載還要註冊帳號,安裝後難用且備份到 NAS 幾次都不成功---解除安裝!!!

----------------------------
好不容易,總算下載了一部 3D 影片可以用來測試,先以  SteamVR+ NOLO HOME+DeoVR Video Player  的方式來播放,影像沒問題,卻沒有聲音(確認各個輸出都沒問題),只好改用 PotPlayer 播放。

根據文章的說明最好是重開機,有點懶,所以先關閉  SteamVR+ NOLO HOME+DeoVR Video Player 後就直接執行 PSVRToolbox ,然後 Enable VR,PSVR 的螢幕隨即黑掉,有過經驗,再開啟 AMD SoftWare ,顯示器 2(PSVR )竟然沒有  RGB 4:4:4 Standard 的選項:

搞了許久,才發現在顯示器 2(PSVR )裡的「偏好顯示器」設成啟用才會出現 RGB 4:4:4 Standard 的選項,選好後,再將顯示器 1(LG螢幕 )裡的「偏好顯示器」設成啟用才能恢復正常,亦即 PSVRToolbox 可以 Enable VR,而 PSVR 的螢幕不會黑掉。

接著以 PotPlayer 播放,影音同步沒問題,使用文章作者建議的 32:9 比例剛好(邊緣部分有點模糊,不怎麼影響觀看),沒有字幕也能直接以 PotPlayer 上網搜尋。

----------------------------------------
2019.08.07
最早轉換到 Mac,使用的還是 PowerPC 時代的白色 iBook 筆電,之後才陸續添購了桌機的 mini(為了使用原先 PC 留下的螢幕及週邊)。

把收藏起來了的 2007(?忘了,懶得再開機查看)Mac Mini 拿出來合照:右上角為 2011與 2012,左側太空灰即為剛入手的 2018

升級前也做了不少功課:

1. 先確定 Ram 記憶體可自行升級:這篇文章
看到這價格,當然不可能在官網購買:
所以向台中電子街寶祥的小威訂了兩條「Kingston 16GB DDR4 2666 品牌專用筆記型記憶體」並由他免費幫我換裝。(註:換下來的 4GX2當然就免費給他了)
2.看了不少文章並在 2012 的 Mac Mini 試作過可以將 Windows 安裝在外接硬碟裡,因此向台中電子街寶祥的小威訂購了創見 960 G的「ESD350C行動固態硬碟」,並在官網下訂了如下的配備:

3.為了能夠剪輯 4K 影片,這次當然也升級了螢幕,選了這台「LG 27吋AH-IPS HDR 4K專業螢幕」,看重是它有三種 IN ::DP、USB-C、HDMI

4.要剪輯 4K 影片,只靠內建的 intel GPU 當然不行,因此需要添購 eGPU。看了 01 這篇文章及官網的推薦,本想選技嘉的 Gaming BOX ,結果停產,買不到了:
只好改選外接盒+AMD 顯示卡:
最後在 momo 買了 【AKiTiO 艾客優品】Node 外接顯卡轉接盒(Thunderbolt3 轉 PCIe)(註:在momo購物要有耐心等,會有不定時特價,這個盒子就是以 6715元 購得。)



在詢問了 AKiTiO 後,給我這個連結,看完後 NVIDIA 的顯示卡就不考慮(安裝太麻煩,還要自行安裝驅動),所以就向寶祥的小威訂購了微星的RX580 ARMOR 8G OC

7/31 全部到貨,先去寶祥的小威把記憶體換好,整體系統就這樣了:

隔天 8/1 ,先以 Time Machine 把原先 2012 Mac Mini 裡帳號資料移轉到 2018,打開外接獨顯,插上去就有了,真簡單,所以不能選 N 家的。

去下載了Unigine Benchmark ,For Mac 的只有Unigine_Valley與Unigine_Heaven ,以Heaven 測試內顯與外顯,分數差了不少,但接了外顯好像也不是很優:




然後才開始安裝 Windows 10 在外接的創見 960 G的「ESD350C行動固態硬碟」,使用網路上教學文章的 wintogo 方法,安裝好後不管接那個孔,螢幕都沒畫面,只好把外接獨顯關掉,才能順利顯示並把 Windows 10 安裝好。

然後,不曉得是我有問題,還是 Apple 很賤,以 Boot Camp 下載的驅動,安裝了幾次都不行,Wi-Fi 無法驅動,Speaker、藍芽、顯示卡也都是不行,最後只得乖乖地在內建 512G 的 SSD 裡割了80 G 來灌 Windows 10 ,這才順利地把所有驅動安裝好。(擺明了 Apple 就是不讓Windows 10 安裝在外接硬碟,但升級前在 2012 試做都沒問題。)

好吧!既然如此,只好認了,要使用 Windows 主要是為了一些天文影像後製軟體用,如 DSS 、 Seqator 等等,程式不大,80G 應該夠用了,資料擺外接硬碟即可。

關機,打開獨顯,按住 Option 鍵選擇以Windows 開機,準備以安裝 AMD 驅動程式。Windows 似乎啟動,但是螢幕沒畫面,按住電源鍵強制關機再重開機,一樣沒畫面,而且 Mac Mini 前方的指示燈不亮,再按電源鍵竟然沒作用,螢幕沒畫面,實在嚇人,難道才入手的機器燒壞了?!!!

冷靜一下,想起了可以同時按 Command+Option+P+R 再開啟電源,總算電源指示燈亮了,再次啟動 Windows ,然後一樣,螢幕沒畫,電源指示燈也不亮了,最離奇的是,在這樣的情形下, 2018 Mac Mini 竟然唱歌了!!

應該說是演奏一段音樂(有點熟,但記不起曲名),原先還以為是手機或 iPad 發出的,最後才發現是 Mac Mini 發出的。被嚇到了,忘了用手機錄下,不然,放到YouTube 點擊率一定超高。(用過那麼多台 Mac Mini 還真是第一次碰到,老婆在一旁特別提醒,今天(8/1)是農曆七月初一

驚魂未定地拔掉電源線再插上(關掉獨顯),按下電源鍵,不敢再開 Windows,直接開 OS X,看看有無問題。

順利開啟後再打開外接獨顯,也順利 Plugin。

關機並關掉獨顯,重開時按住 Option 鍵選擇以Windows 開機,總算又正常開機了,現在跑 Windows 不敢再開外接獨顯了。

..........
..........
...........
隔了幾天,突然靈機一現,竟然讓我搞定了 Windows 10 可以外接獨顯。下載了測試程式,的確如網路的評測所言,在 windows 下獨顯的效能才能發揮,因為 windows 下有 DirectX11,比 OPENGL 效率高,而 Mac 只能 OPENGL 。底下是測試的結果圖:



這支Unigine_Superposition-1.1 程式只能在 windows 下跑。

底下是過程:

首先,要外接硬碟灌 windows 是別想了,Apple 連讓人灌它本身的 Driver 都不行,更別說 AMD的。

本來是已經放棄外接獨顯及硬碟,windows 也只得灌在內接 SSD ,以 Boot Camp 的方式。

後來靈機一閃,想到我的螢幕有三種 IN:DP、USB-C、HDMI;在使用 OS X時,我都是切在USB-C,線直接連到 mini 上,DP 線則是螢幕與外接盒裡的獨顯連,而外接盒只有一個TB3 與 mini 連。

我先以 Boot Camp 把 Windows  正常開機(不能開獨顯,開了,windows 無法正常顯示),然後才打開獨顯,這時 windows 可以抓到外接顯卡,但有 !號,內接顯卡正常。放入微星附的光碟把顯卡驅動灌好,重開機。

接下來,非常重要...........

重開時要把 mini 上的 HDMI 線拔掉(如果有接的話),螢幕的 IN 切到 DP 位置,獨顯打開,這樣就可以順利以獨顯把Windows 正常開機(顯示卡只有一個,mini 內接的不見了

如果要接雙螢幕也可以,但要接到外接顯卡的 HDMI 上,因為有兩個 HDMI 座,或許可以接到三個螢幕,甚至四個,因為還有一個 DVI 。

後記

以上只是純脆測試而已,這樣的裝備不是用來玩 Game 的,主要是用來剪輯 4K 影片,2012 Mac Mini 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以這樣的配備只要出去抽根菸,回來就好了。

文章最前面那張全員集合照片裡用得非常順手的白色鍵盤,在一次不小心打翻威士忌淋到後,右方數字鍵下方的六個按鍵都失靈了,雖說還可以用,總是不方便,尤其是離開電腦時,按下鍵盤的Command+Option+Eject 馬上進入睡眠,實在好用。但最後還是換上一只早期購買不便宜的 Enermax Windows 用鍵盤,沒有了Command+Option+Eject ,只能以滑鼠從 Apple 選單裡來進入睡眠。

找到一篇詳細的教學,介紹了一般鍵盤也可以使用快捷鍵來讓電腦進入睡眠,關鍵就在 Apple 選單裡的「睡眠」兩個字:

在加入快捷鍵時就要輸入「睡眠」這兩個字

最後再附上一篇有趣的文章

...........
............
...........
基本上自用了 Mac 後,幾乎不關機,離開不用時都只是讓它睡眠。 

用了幾天的 2018 mini ,昨晚「睡眠」後,今天要用時竟然叫不醒(機身手觸後感覺溫度不低,正常情況應該睡覺後就會慢慢降低),只得強制按電源鈕關機,開機出現了 Crash 報告,當然送出給 Apple了。 

重新再測試「睡眠」是否能叫醒:快捷鍵進入「睡眠」,30秒內還能叫醒,超過就叫不醒,但機身溫度不降,表示系統應該醒了,只是螢幕喚不醒(HDMI、USB-C都不行),試了幾次都一樣,一度懷疑難道是自行換的記憶體有問題?

 由於機身溫度不降,促使我想到個死馬當活馬醫的方法:拔掉電源線,等個一分鐘以上,再插上,按電源開機後,再測試進入「睡眠」後,等個一分鐘以上,看是否能叫醒?試了幾次,竟然都沒問題了。 

因為都只是睡個幾分鐘而已,還不能算是解決問題,等今晚「睡眠」後,再看看明早是否能叫醒?

-------
隔天:沒問題了,能夠順利叫醒。看來這拔掉電源線也算是一招。 

類似做法的一篇文章:重新開機什麼都能醫

.............
.............
.............

升級電腦後的牛刀小試:三軸穩定器練習-頂樓的夜景

主要是練習三軸穩定器的拍攝,相機的設定就一切從簡:P模式、Auto ISO、AFC 對焦。

器材:Pilotfly H+  with SONY RX100M5
相機設定:Slog 2 拍攝(相片設定檔 pp7)
後製:Final Cut Pro X 10.4.6 ;當然 eGPU 是要打開的

1. 先以每一段素材選定 Slog2
發覺影片太亮了,不像夜景,把曝光降了 2.0EV 才差不多與肉眼看到接近。沒有近一步調色,這部分是未來學習的重點,目前先練習能把素材拍好為主。

2.因為只是練習,隨便選取了一些片段加入 TimeLine。

3.RX100M5 是24-70mm ,可以電動變焦,只是要控制得很慢有點困難,因此在後製時把影片約 45 秒處的 Zoom In 於後製時速度調成 25%,畫質損失不少。這也沒辦法,RX100M5 4K下只能達到 30 fps (1080P 才有 60fps),不然若能以60fps拍攝,再來放慢速度就能得到好的成果。

4.後製時使用了 Adjustment Layer 來調整,有些片段曝光不是很一致,也都各別再加以調整。

5.影片拍攝時錄製的風聲及車聲去掉,隨便在YouTube 抓了段音樂來當成配樂,不曉得會不會有版權問題而被去掉,這裡留個連結
由於還在熟悉 Final Cut Pro X,對於影片與配樂裡節奏的配合也列入未來學習的重點。

6.最後再加上另一個 Adjustment Layer 專門做為降噪用。1.0 吋感光元件看來還只是適合風和日麗的場景,夜拍恐怕還是得 A7R2 (或 A7s 出動,但得外接七吋的 Ninja Flame 才能 4K 拍攝),影片降噪程度設到 80%了,還是噪點很明顯,彷彿刻意模仿膠片的顆粒感 ^=^ 。就練習嘛,先輕便為主。

(註:後知後覺,現在才了解 S-Log2 由於亮部有較高的寬容度,可以曝光+2EV,這樣在陰影處不會產生過多的噪訊, 而RX100M5在 S-Log2 的最低 ISO 要求是1600,晴天下好在有電子 ND 可以打開,也能大光圈錄影。)

經過一段時間的做功課及測試,最後把 Pilotfly H+  放棄(旋轉時會些微抖動,參數還需精密微調,很費功夫),改用飛宇 a2000 來配合 SONY RX100M5 :

  1. 飛宇 a2000 可以拆成兩段,即可完全收入背包內,旅行攜帶方便。
  2. 飛宇 a2000 比起 Pilotfly H+  多了不少功能,操控又簡單。尤其是它的「自動旋轉模式」配合 SONY RX100M5 內的縮時 app,便可以拍出動態移動的縮時影片,不會太單調。況且,配合一只穩固的小腳架( 飛宇 a2000 隨附的不太穩),也可利用「自動旋轉模式」來錄下大景(手機 app 可以設定 Pan 的速度)。
  3. 使用  SONY RX100M5 錄影,不想花太多時間於後製 Slog 2影片,也可以使用 Liveview Grading app 能夠方便又簡單地拍出精彩的影片。
  4. 較大的相機平台,可以再加掛行動電源。尤其是 SONY RX100M5 於錄製影片時實在耗電,內置電池又太小,加上它可以邊充邊錄,外掛行動電源是必要的。
  5. 外掛一只 10500 mAh 的 ASUS 行動電源(固定在手機夾,鎖上相機平台),拆裝及平衡都很簡單。
  6. 整個裝備總共不超過 2 公斤(實測 1762 克),如下圖,就當是以啞鈴健身吧!


6 則留言:

  1. 大哥你真神...看了一堆資料都沒辦法在mac的外接windows上啟用外接顯卡,快要放棄的時候看到你這個方法(mini的hdmi線先拔掉),然後奇蹟就發生了,開機後竟然就說顯卡已啟用。太神了,你真是救世主...感恩

    回覆刪除
    回覆
    1. 實在不好意思,因為之前廣告留言太多,所以開啟了審核功能,而我又忘了去看,以至於一直沒看到大家的留言,實在抱歉!

      不客氣,網路上大家共享經驗對大家都有益,我的許多知識也是得之別人的經驗。

      刪除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EA-JQKXvk&t=305s.----win10可以灌在外部開機ssd的.我已經弄好了.確定可以.只是boot camp外接顯卡.還沒搞定.來試試你的方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實在不好意思,因為之前廣告留言太多,所以開啟了審核功能,而我又忘了去看,以至於一直沒看到大家的留言,實在抱歉!

      謝謝!找個時間試試。

      刪除
  3. 外部開機ssd灌好安裝後如有藍芽鍵盤無法使用的問題再說.win10建議1703版本.1903版本會藍屏.我就遇到了.後來改1703就沒再遇到了.

    回覆刪除
  4. 實在不好意思,因為之前廣告留言太多,所以開啟了審核功能,而我又忘了去看,以至於一直沒看到大家的留言,實在抱歉!

    謝謝,找個時間再試試看。

    回覆刪除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