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獅子座三重奏



下圖為 3/14 晚 60 張疊圖後製,可與上圖兩晚共 149 張疊圖後製的影像做個比較:
  • 三個壯觀的星系聚集在約50多萬光年的一個視野內,它們分別是 NGC 3628(上;又稱為漢堡星系),M66(左下)和M65(右下)。這三個星系都是巨大的旋渦星系 。由於它們各自的星系盤面和我們的視線方向的傾角不同,NGC 3628側對著我們,因而可見模糊的塵埃通道橫貫星系盤,而M66和M65的星系盤則比較傾斜,因而顯示出明顯的旋渦結構。

  • 早在 2020-04-12 也曾以 Nikon D610 拍過 ,後來又重新後製:Luke 的休閒筆記: 獅子座三重奏:重新以 EZ Processing Suite for Pixinsight 後製
  • 現在的拍攝及後製技術也比之前好一些了,所以預備再多拍個一晚來累積更多的曝光,看是否能得到更多的星系細節。

拍攝器材

  • 相機:ZWO ASI533MC-Pro
  • 望遠鏡:Sharpstar 107 PH APO
  • 平場鏡或減焦鏡: 1X 平場鏡
  • 赤道儀:iOptron Cem25P
  • 對焦:ZWO EAF
  • 濾鏡:STC 寬帶光害濾鏡
  • 導星鏡:120mm PENTAX Takumar 300MM f4
  • 導星 CCD :QHY5L-II-M
  • 腳架:艾頓原廠 1.5吋鋼管三腳架
  • 電子極軸鏡:PoleMaster 電子極軸鏡
  • 電源: 市電
  • 控制筆電:Lenovo IdeaPad 120S 11吋(4G/64G USBX2)

拍攝地點:台中市區社區頂樓

拍攝時間:2021-03-14

拍攝與後製

  • 事先以 Stellarium 模擬,以ZWO ASI533MC-Pro + Sharpstar 107 PH APO + 1X 平場鏡剛好可以全部納在視野內。

  • 以 NINA 的 Framing 定好中央位置,然後設定 Sequence Gain 101 120s 拍攝 100 張,每 3 張 Dither 並存檔,實拍時再 Load 進來即可開始拍攝。

  • 對焦位置在 23610

  • 由於鏡組換了,PHD2 需要重新 Calibration 及 Guide Assistant



  • 拍攝過程中的導星曲線實在不錯,要不是因為使用 STC 寬帶光害濾鏡,不然單張曝光十分鐘應該也不會有問題。


  • 雖然預備拍攝 100 張,但天不從人願,拍到第 63 張雲就多了,SubframeSelector 時第 63 張也不能用,再刪掉兩張明顯疊影的影像(使用 Blink 找出來的)剩 60 張來疊圖後製,剛好累積了兩個小時的曝光。

拍攝時間:2021-03-16

  • 是個不錯的好天氣,從晚上十點半拍到隔天凌晨約兩點半。本設定拍 120 張,預定會在隔天凌晨三點多結束,想說還要拍平場且兩點半後目標高度已低,於是在拍完第 101 張後提前結束。
  • 以獅子座三重奏附近的軒轅十四一星校正及自動對焦
  • 雖然自動對焦在 23850

  • 但覺得星點不夠細小,手動對焦至 23931 才比較滿意

  • 後製時去掉明顯的一張有疊影的影像,以 100 張與3/14 晚的 60 張一起疊圖,以分數最高的第 82張為參照影像:

  • 結果花了不少時間 LocalNormalization 後,ImageIntegration 得到這樣的結果:

  • 原以為是 3/14 晚的後面幾張出問題,刪掉後重新疊圖還是一樣。改成只單獨 3/16 晚拍攝的影像來疊圖,還是得到一樣的結果,顯示是3/16 晚的問題。最後以 Blink 一張張慢慢檢視,才發覺第 80-85 張的影像突然變亮,應該是這段期間有薄雲飄過,而 ImageIntegration 時卻又以第 82 張為參照影像才導致 ImageIntegration 後的影像裡有雲。
  • 除了找到原因外,在 Blink 時順便去除星點不夠圓及權重分數較低的影像,剩 89 張與 3/14 晚的 60 張一起疊圖,並以第 34 張為參照影像 StarAlignment,先不做 LocalNormalization 直接先 ImageIntegration ,確認結果沒有問題!(註:由於台灣的天氣不夠穩定,3/16 晚這個例子未來可能也會碰到,這種在過程中有薄雲飄過,無法篩掉的影像會是疊圖的大問題,除了使用 Blink 仔細檢視外,這次也得到一個經驗,就是不用先做費時的 LocalNormalization ,等 ImageIntegration 後確認沒問題再來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