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SH2-308 海豚星雲

Gain 101 300sX155 -15℃ 
  • 進階的目標,2021-02-21 續拍,與 2021-02-20、2021-02-19、2021-02-18 合計共 155 張一起後製,累積總曝光時間約十三小時,海豚星雲的拍攝就到這裡了。

後製

  • 歷經四個晚上的拍攝,經 SubframeSelector 後,可以用來 StarAlignment 的影像共有 173 張,而所選的參照影像不同,疊出來的影像差別不小:
    • 以 2021-02-21 第 44 張為參照影像,有 18 張失敗,剩 155 張可用來疊圖後製。

    • 以 2021-02-19 第 28 張為參照影像,有 11 張失敗,剩 162 張可用來疊圖後製。

  • 當然是以失敗最少的來疊圖,但是疊出來的結果不是很優,後製難度很高。於是試著再以 2021-02-21 第 44 張為參照影像的 StarAlignment 來疊圖,成果還可以,便依此繼續後製。
  • 鑑於 EZ Soft Stretch 的結果不是很好,只好改以 ScreenTransferFunction + HistogramTransformation 手動微調至滿意為止。


拍攝器材:
  • 相機:ZWO ASI533MC-Pro
  • 望遠鏡: Sharpstar 61EDPH II
  • 平場鏡或減焦鏡:1X 平場鏡
  • 赤道儀:iOptron Cem25P
  • 對焦:ZWO EAF
  • 濾鏡:Optolong L-EXTREME 雙窄帶濾鏡
  • 導星鏡:120mm
  • 導星 CCD :QHY5L-II-M
  • 腳架:艾頓原廠 1.5吋鋼管三腳架
  • 電子極軸鏡:PoleMaster 電子極軸鏡
  • 電源:市電
  • 控制筆電:Lenovo IdeaPad 120S 11吋(4G/64G USBX2)

拍攝時間:2021-02-21

  • 今晚極軸對得不錯


  • 自動對焦後對焦位置不變仍為1276,但星點肥大,只得再手動對焦,最後調整到 1116 覺得滿意為止。(或許昨晚有些影像無法疊圖,可能與對焦不夠精準有關)有此經驗,自動對焦只能參考,最後還是得 1:1 下肉眼檢視才行。

  • 鑑於昨晚的 PHD2 導星曲線實在不滿意,今晚多花一點時間重新 Calibration ,導星曲線看起來順眼多了,看來每次拍攝都要先做一次,畢竟 iOptron Cem25P 只是中低階的赤道儀。


  • 今晚氣溫回暖,相機設定 -15℃,只有十點過後拍攝的影像才降到這個溫度,大部分時間在 -13.5℃~~-15℃以上,後製時應該影響不會太大吧。

  • 拍了 45 張,有三張疊影事先刪掉,餘 42 張疊圖後製。

  • SubframeSelector 後再扣除兩張

  • 凌晨一點上頂樓抽根菸,北斗七星清晰可見,才想起應該下半夜再拍個目標,浪費了這樣的好天氣且是兩座廣告燈熄掉後的好時段!

拍攝時間:2021-02-20

  • 自動對焦後對焦位置不變仍為:1276
  • 拍到第 49 張,升降機機房入鏡了

拍平場時發現右上角有個大污漬,不曉得是相機、鏡頭、濾鏡何者髒了,需要好好清潔一番。

  • 拍了 48 張,權重每張都及格(有兩張疊影,事先刪掉
  • 但與前兩晚一起 StarAlignment, 可能空氣品質不佳, 11 張無法用來疊圖,三晚共 122 張可用來疊圖。

拍攝時間:2021-02-19

  • 對焦位置:1276

  • 今晚拍攝過程相當順利,甚至連子午線後的拍攝都未上樓查看,只是翻轉後的第一張總是不行,之後才發覺這個 Profile 未曾把翻轉後赤道儀休息從 15 秒改成 60 秒,大概是這個原因吧!下次注意看看。
  • 第 48 張快拍完時切換到 PHD2,看到升降機機房已入鏡,趕緊上樓。

  • 鏡頭遮光罩改裝後,很快就拍完平場,收好器材回到室內,共拍了 47 張,最後一張建築物已入鏡刪掉,再扣掉翻轉後的第一張,餘 45 張可用來疊圖後製。

拍攝時間:2021-02-18

  • 本來預定使用 0.82X 減焦鏡,在 Stellarium 模擬後決定改用 1X 平場鏡讓目標再大一點。

  • 上次對焦位置在 1017,沒想到這次的對焦位差了蠻多的:1424

  • PHD2 一開始導星就出了狀況,這是由於換了天區(從義大利麵星雲所在的東北改到東南)要重新 Calibration,然後在 Guide Assistant 又出了問題—-沒有反應,而先前也一直聽到筆電有警告聲,只是找不出是那裡出問題。重新開啟 PHD2 幾次後,狀況依舊。這才想起搬運器材時撞過幾次連在 ZWO ASI533MC-Pro Hub 上的連接線,拔出後再重新插上問題就解決了(應該是接觸不良,大概得換條線了)。



  • 這次的拍攝順便解決一個困擾了很久的問題:使用 iPad Pro 拍攝平場,由於是觸控螢幕,以照片 app 顯示一張白色影像,放上鏡頭後,常常拍攝到一半就跳到其他影像,因此每次都要兩三次以上才能成功拍攝完 30 張亮平場。猜測是遮光罩的外圈塑膠會產生靜電的關係。
  • 一直想不到如何解決,這次的拍攝還是碰到一樣的問題,尤其是在寒風中(今晚又變冷了),越想快快結束,偏偏老出問題,因此下決心一定要解決。
  • 還是想到了解決的方法,測試後也可行:
    • 準備如下的材料:平常用來當背景的黑色絨布紙其他會反光散光的材質最好還是不要)、雙面膠,視遮光罩外緣大小裁下適當的寬度。

    • 61EDPH II 及 Sharpstar 107 PH APO 當然都貼上,不會影響蓋子的合上。


    • 現在放上 iPad Pro ,不管怎麼亂動畫面不會再跑掉了。

註:使用 iPad Pro 有個好處是可以調整亮度(本也想用早前看幻燈片的看片箱,但無法調亮度,只能放棄),NINA 指示太亮, iPad Pro 調暗一點即可。通常會儘量調在 NINA 許可的範圍內的最高亮度,這樣曝光時間較短,更有效率。至於 iPad Pro 也出現過調到最亮也不夠時的狀況,那是使用 Nikon D610 ,ISO 設在 200~400 (最佳天文 ISO)時才發生過,現在都設在 1600 不再出現問題。

後製

  • SubframeSelector 的權重分數扣除兩張不及格、一張疊影及一張星數很低(因為有雲飄過,但權重卻是最高),剩 42 張後製疊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