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SH 2-274 美杜莎星雲


連續三天的好天氣,接著拍攝難度最高的美杜莎星雲,剛好可以把這篇Luke 的休閒筆記: 下次拍攝的目標預定的三個目標拍完,接下來則是等待有個好天氣,在農曆上弦的日子也可以,因為要改以 STC 光害濾鏡再拍這三個目標,必須等到大樓旁的兩座大型廣告燈熄掉後才能開拍,即使如此,曝光時間也不能太長,大概 120 秒是極限,這樣拍攝下來的影像就可以再做寬窄帶光害濾鏡的合成。

截錄自維基百科:

是一個位於雙子座,接近與小犬座邊界的巨大行星狀星雲。這個星雲因為它的氣體等物質形成了類似希臘神話中蛇髮女妖美杜莎辮狀蛇髮的構造,因而得名蛇妖星雲 

因為蛇妖星雲是極大的星雲,它的表面亮度非常低,因此它的表面視星等值有+15.99到+25等的報告。所以大多數天文觀測網站建議使用至少口徑20公分望遠鏡,並使用 [O III] 濾鏡觀測,雖然它也許可使用口徑較小的望遠鏡以攝影方式找到。

拍攝時間:2021-01-15

拍攝器材:

  • 相機:ZWO ASI533MC-Pro
  • 望遠鏡: Sharpstar 107 PH APO
  • 平場鏡或減焦鏡:1X 平場鏡
  • 赤道儀:iOptron Cem25P
  • 對焦:ZWO EAF
  • 濾鏡:Optolong L-EXTREME 雙窄帶濾鏡
  • 導星鏡:PENTAX Takumar 300MM f4
  • 導星 CCD :QHY5L-II-M
  • 腳架:艾頓原廠 1.5吋鋼管三腳架
  • 電子極軸鏡:PoleMaster 電子極軸鏡
  • 電源:市電
  • 控制筆電:Lenovo IdeaPad 120S 11吋(4G/64G USBX2)

拍攝地點:台中市區社區頂樓

拍攝:

  • 自動對焦位置 : 23586

  • 以 畢宿五(Aldebaran)  一星校正後,突然想到應該是可以用來 Calibration 及 Guide Assistant 的,果然不錯,之後定位美杜莎星雲後,開始導星,曝光 300 秒,導星曲線還不錯,幾乎想改為曝光 600,不過,成功率要百分百就很難了,還是 300 秒,成功率會更高。




  • Sky Atlas 竟然找不 Sh 2-274 ,後來開啟 Stellarium 後才知有另外的名稱 Abell 21 就順利找到。

  • 拍攝半小時後的導星曲線實在很滿意,從 Target 可看到落點幾乎都在 1” 內。

  • 約 23:46 過子午線,所以在凌晨 12 點左右上頂樓查看是否順利子午線翻轉?翻轉後是否順利定位繼續拍攝?經過多次的練習,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也確認了這樣的設定及操作是沒問題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雜亂的線材在翻轉後不會有捲到的狀況
  • 時間來到近凌晨三點,看到拍攝的星數越來越少且 HFR 越來越大,在拍完第 69 張後結束(但結束太快,第 69 張還沒來得及存檔,只得到 68 張),接著拍了亮、暗平場。

後製:

  • 總共拍了68 張經 SubframeSelector 及權重公式的計算,去掉 6 張,剩 62 張用來疊圖。

  • SubframeSelector 及權重公式的計算也不能完全信任,有些影像明顯出現「重影」但分數卻很高(例如第 62 張),還是得需要 Blink 輔助,以肉眼查看判斷。


  • PhotometricColorCalibration 後再做 EZ Decon ,細節似乎被去掉不少(左為 EZ Decon 後;右為 EZ Decon前),當然就保留細節較多的。

  • 再與 UC、DC 比較,PCC 的色彩最豐富,當然用它來繼續後製。

  • 降噪、色彩飽和度、反差,然後存成 JPG。
  • 標註名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