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N.I.N.A. 完全取代 APT(含看不到北極星下的極軸校正)

2020.09.23

Meteoblue 的天氣預測是這樣:

可以預期拍攝的影像成果不會很好,但今晚只是要來練習在看不到北極星下的情形以 N.I.N.A. 極軸校正的操作倒底好不好用?

器材與這篇文章裡使用的配備完全一樣:

從上圖可以看出北極星被升降機機房擋住

對焦點因為前次對完後以導星環鎖住,沒有重對。

導星鏡則在前一晚以 SharpCap 重新對焦(因為天空佈滿高雲,亮星都不太亮,只好以木星重新對焦。只是導星用,這樣就足夠了

N.I.N.A. 極軸校正操作:


N.I.N.A. 會拍攝兩張影像做 Plate Solve ,從而計算出偏差值,因此在極軸校正前要先做好一些設定:
  • 初步要先以 Polar Scope Align Pro 大致調整好,這樣才不會誤差得太離譜,影響後續的校正。
  • 主鏡要先對好焦點,這樣 N.I.N.A. 做 Plate Solve 才能解析成功。
  • 設定曝光時間為 5 秒(視情況而定);先從測量 Altitude 開始,以赤道儀的手柄調整主鏡的指向西方地平稍高的地方(由於附近建築物,無法再低;東方則有大型廣告燈):
  • 以某個方向調整赤道儀的 Altitude 旋鈕,測量後看誤差值是否變小?變大代表調錯方向;變小代表調對方向。這次很幸運,第一次就調對方向:

  • 前面步驟都還是的變化,現在開始進入 Arcmin 的範圍,調整動作的拿捏就要更小心,這需要多次練習後才能抓到訣竅:
  • 可能恍神了吧!調錯方向,結果又變大了:

  • 只好用心記住調整方再慢慢調回來:


  • 調整的拿捏實在不容易,本來是 too low 一下子就過頭變成 too high 。因為會導星,這樣大概就可以了。

  • 接下來調整 Azimuth;以赤道儀的手柄調整主鏡的指向南方靠近子午線的地方(仰角約 24度--即觀測地的緯度):





  • 調整方向確定沒有問題,誤差值卻變大了,這可能是 Cem25P的調整螺絲的問題,因為是盲調,要再進一步調好會很困難,就調到這裡,然後使用 D.A.R.V. Slew 來看看是否可以接受?

  • 這樣的調整結果似乎可以接受,拍出來的星軌是呈直線的:

這樣,極軸校正就算搞定了,可以繼續下一步驟了。

心得:

這次的校正操作比起早期使用 PHD2 漂移法校正要有效率多了,大概花了近一小時,相信多做幾次後大概能在十分鐘內完成拍攝所需的精度。但是要與電子極軸鏡來比較,不管是效率或精度還是差很多畢竟是盲調的方式,所以只有在非不得已,看不到北極星的情形才會使用。

一星校正:

  • 以天津四做為校正星(忘了截圖),選好後,Slew 過去,拍攝一張影像,然後做 Plate Solving :

  • 順利完成,天津四在影像正中央:

  • 接下來應該是以天津四來精確對焦才對,但覺得天空狀況不佳,這步驟就略過了。

拍攝 M 31 

  • Sky Atlas 找到 M31 並 Slew 過去:

  • 成功  Plate Solving 後,M 31 在影像正中央:

  • 在 Guiding 下先試拍一張曝光 60 秒的影像看有無問題:

  • 設定拍攝 60 張,曝光 80 秒 Gain 101 的影像,當然 Dither 要 On(Sigma 70-200mm @200mm 拍攝光圈為 F2.8,由於是 1 吋的 CMOS 感測器,所以拍攝的視野範圍與全幅 200X2.7 =540mm 相當):

  • 拍攝過程中相機維持 -5度C 的溫度:

  • 拍攝進行中......

  • 當拍攝至第 24 張時滿電的 15000 mAh 行動電源電力耗盡(果然在做 SubframeSelector 時,得到的分數最低),本以為拍攝大概就此結束,沒想到換上另一顆滿電的 15000 mAh 行動電源,不需重新來過,還能繼續拍攝,因此就讓拍攝 60 張的計畫完成:

  • 拍完後,本打算以幻燈片看片機來拍攝 Flate 影像,結果太亮(無法調整亮度),只好收了器材回到室內以 iPad Pro 拍攝,順便拍了 30 張曝光 80 秒的暗場。

後製

今晚完全使用 N.I.N.A. 來拍攝--從極軸校正到之後的暗場及平場,尤其特別的是這次還拍了暗平場,使得要後製時的前置作業也與之前稍有不同。

結束頂樓的拍攝後,回到室內拍了 30 張曝光 80秒的暗場影像及 15 張亮平場(經由調整 iPad Pro 亮度後,得到 0.27 秒的曝光時間)與  15 張暗平場。

關於拍攝暗平場就不需要拍攝 Bias

  • 根據這支影片的說明,暗平場拍攝的難度在於曝光時間需要控制與亮平場相同,至於與拍攝 Bias 的比較,作者的實作是沒有差別。
  • 但在牧夫天文論壇有人提到 :「CMOS 冷凍相機,每次開機後 Bias 都會和上一次不一樣,所以理論上說每一次開機拍攝的圖像都需要用那一次開機所拍攝的 Bias 校準」。因此使用拍攝暗平場的方式(已含 Bias )就會方便許多,尤其是 N.I.N.A. 的平場拍攝作業更是簡單,它可以同時設定亮平場及暗平場的拍攝張數及提醒調整 Flat Panel 亮度,重要的是它能控制暗平場的曝光時間與亮平場相同。

未使用  N.I.N.A.  前從未拍攝過暗平場,還真不曉得如何處理。所幸 YouTube 教學資源不少,找到了這支影片,非常詳細說明了操作流程,對照著影片的步驟跟著做:

  1. 以 ImageIntegration 將 30 張暗場製作 Master Dark:

  2. 以 ImageIntegration 將 15 張暗平場製作 Master Flat Dark:

  3. 以 ImageCalibration 來 Calibrate 亮平場:Master Dark 選用前一步驟製作的Master Flat Dark 並確認不勾選  Calibrate 及 Optimize

     
  4. 以 ImageIntegration 將前一步驟 Calibrate 的亮平場製作成 Master Flat:

  5. 現在可以 ImageCalibration 來 Calibrate 60張 M31 Lights 影像( Master Dark 選用步驟 1. 製作的 Master Dark;Master Flat 選用步驟 4. 製作的 Master  Flat):

  • CosmeticCorrection :

  • Debayer : 

  • SubframeSelector:
    • 以 ZWO ASI533 在 200mm 下拍攝,Pixel Scale 需要重新計算,上傳一張影像到 Astrometry.net 即可得知:

    • 輸入到 SubframeSelector 裡;這次的拍攝受到高雲的影響,權重計算後的分數不高,把低於 66 分的扣除,剩下 53 張用來疊圖:

  • StarAlignment:

  • LocalNormalization:

  •  ImageIntegration  疊圖:

  • DrizzleIntegration:

  • 疊圖後的結果可以看出即使用 STC多波段光害濾鏡,光污染還是很嚴重:

  • DynamicBackgroundExtraction:使用這支影片的方法來處理

  • PhotometricColorCalibration:

  • SCNR :

EZ Processing Suite for Pixinsight

  • EZ Decon:

    • 從 Generate PSF 的結果可以看出對焦實在不佳:

    • 產生的 StarMask 有些較亮的地方沒有含蓋到,之前是以 CloneStamp 來處理,這次才發現如下圖右下角就可以處理:

    • 處理後:

  • EZ Soft Stretch
  • 看影像中肥大的星點實在很礙眼,所以先做 EZ Star Reduction
  • EZ Denoise:

由於天空不優,後續的處理就從簡了:簡單做了 CurvesTransformation 色彩加強及 CurvesTransformation 反差強調,再稍為縮圖一點,得到最終影像:


結論及心得

  • 雖然天氣不佳,至少能夠 RUN 過完整的流程,做為未來重要的參考。
  • 因為沒有重新對焦,星點有夠難看。對於使用相機鏡頭來拍攝,精確對焦是一項挑戰,這個部份要多練習。至於銳星 107 PH + ZWO EAF 應該沒問題,在   N.I.N.A. 下也是可以自動對焦(待實測)。
  • 200mm 相較之前銳星 107 PH 的 691mm 有著更大的視野範圍,這意謂著也會有更多光污染進入影像(即使用了光害濾鏡),因此未來使用時還需再縮短曝光時間。
  • 在佈滿高雲的情況下還能得到這樣的影像,算是比預期還來得好。
  • 轉換到  N.I.N.A. ,無庸置疑這是正確的選擇!

註:

這次拍攝後,發現  STC 內置型光害濾鏡依之前的方式不夠牢靠,重新想了個方法:

  • 把原先STC 內置型光害濾鏡盒內的薄泡棉,以 ZWO ASI533MC 附的 M42 轉 1.25" 接環裁出一個圓環:




  • 濾鏡放入M42環內後,套入這個薄泡棉圓環,再鎖上平場鏡後即可壓住濾鏡而固定,也不怕傷到濾鏡:

  • 要取出時,只要把 11mm 套筒旋出即可輕易連同泡棉取出來,這樣要更換濾鏡就方便多了。


4 則留言:

  1. 先點個流程的問題,PI流程中debayer以前的步驟,全部都可以在WBPP中一步完成,不需要分這麼多步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提醒。因為慣性也就一直沿用下來(我做 1 2 3 4 四個 Instance,每次按照順序,不會弄亂)。下次天氣好能拍攝新目標成功後再來試試 WBPP。

      刪除
  2. 不大建議在信噪比差的情況下DrizzleIntegration,進一步拿信噪比換分辨率,另外一點是變焦鏡的成像以天文攝影標準來說通常比較肉,這樣換也是換無效分辨率,處理完後再插值放大效果應該差不多。 另外那個PSF出來的星點主要問題是拉線拉橢了,不一定是對焦狀況,如果要確認對焦,可以自己做個魚骨板(Bahtinov mask)或者買一個現成的。 而大概是冬時那篇 ""读书、天文、摄影,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開始有bias會根據通電改變的說法,這個是可能而已,但是機率不高,通常是不會發生,CCD受影響的風險更高,因為CCD相機的很多控制電路元件的電源來自外部的變壓輸出,變壓器的品質會影響到控制元件,所以有時候電源品質不好會造成嚴重的紋路,對CMOS而言影響小得多,可以認為幾乎是不改變的,可以參考我的文章 "" CMOS的FPN會因斷電重啟而改變? ""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的建議,真是受益良多。

      刪除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