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入門天文攝影後第一個最想拍攝的目標,曾經以 Sony A7s (含手把,使用雙電池)+ STC 光害濾鏡+ RJ Nikon to NEX 轉接環 + SIGMA 150-600mm F5-6.3 DG OS HSM C版@600mm 拍攝過,這次後製的則是以 Nikon D610 + SIGMA 150-600mm F5-6.3 拍攝的,未來還想再以銳星 SharpStar 107 PH APO + ZWO ASI533MC-Pro 拍攝,看看又能得到怎樣的成果。
正因為這是個很經典的目標,所以後製時特別慎重其事,使用之前在 Pixinsight 裡疊圖、Drizzle、Crop、DBE、PCC、SCNR 後的影像做為起步:
開始時可能求好心切, EZ Decon 的預設值為 20,5 ,將其改為 45,8,沒有使用 1:1 查看,效果似乎不錯:
做完 EZ Processing Suite 再進一步色彩、對比的加強,過程中其實就發覺越來越不對勁,到最後步驟就知道後製過頭了:
以 PI 的 History Explore 仔細地查看,大概了解到是Deconvolution 太過了,其後的處理又會進一步強化,導致最後的成像不用 1:1 都能看出過頭了。
所以打掉重練,好好地思考針對前面的缺失來改進,花了不少時間再來一遍,總算得到還可以的成品:
**********************************
底下是打掉重練後的一些重點記錄:
會發生後製過頭的原因主是在影像中的噪訊容易被Deconvolution 強化,所以重新後製時便想到在線性下先以 EZ Denoise 初步降噪,而 R、G、B 的噪訊也不相同,所以先 Split RGB Channels,然後針對各別 Channel 分別 Denoise 初步降噪:
再以 PixelMath 合併:
合併後(左)與原始影像(右)1:1 下的比較:
有了前面的教訓,Deconvolution 的強度就要減小:
這樣的結果就可以接受了:
註:
當 EZ Decon 製作的 Mask 無法含蓋所有亮星:
這次改用了 RangeSelection 來處理:
製作好後,還要:
然後經由 PixelMath 疊加這兩個 Mask 才能被 EZ Decon 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