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單眼相機鏡頭(Nikon、Canon、SONY)轉接ASI 冷凍相機 + 雙窄帶濾鏡(都市裡照樣天文攝影)


2020.08.31

之前寫完這篇文章時早已下訂了文內提到的兩個轉接環:ZWO-Nikon-T2-II新尼康鏡頭轉接環ASI 2寸濾鏡抽屜,但至今還未收到,詢問店家才知工廠缺貨中。(Canon 天文用家最多,應該不會缺貨

於此期間,甚至還發現了 for SONY 的轉接環:T2-SONY E-Mount adapter for ASI1600 ASI294 ASI183 ASI174,但看底下廠家的回答是需求量太少,所以不生產了。所以就有 SONY 用家自己使用 3D printer 製作,但他用的是 12.5mm 法蘭距的 ASI camera(ZWO ASI533MC-Pro 是 6.5mm),所以也不用去問他了。

鑑於以上的原因,所以把文章標題從「為了更活用冷凍相機 + 雙窄帶濾鏡再添加兩項配件」改為「單眼相機鏡頭(Nikon、Canon、SONY)轉接ASI 冷凍相機 + 雙窄帶濾鏡(都市裡照樣天文攝影)」,看看能不能因此而增加需求量,促使廠商有生產的意願。

註:

若有了上述的接環,對於 Nikon G鏡頭(無光圈環)而言,可以使用一截棉花棒把光圈桿頂住即可(所以只能最大光圈)。

對於無光圈的 SONY 鏡頭更是方便,可以設定任何光圈,如下說明:

但 SONY 由於法蘭距太短,就算能轉接成功,也沒有使用濾鏡的空間。

至於 Canon 用家,對他們只能流口水了,使用 Canon 鏡頭接了 ASI 冷凍相機,甚至還有可以讓鏡頭自動對焦的轉接環!

*********************************

2020.08.20

特別是這個 2吋的 Optolong  7 nm 雙窄帶濾鏡,讓我能夠在光害重災區照樣拍攝深空天體,如果局限於只能使用「銳星 SharpStar 107 PH APO + 1X平場鏡 + 雙窄帶濾鏡 + ZWO ASI533MC-Pro」,那能拍攝的目標就有限了,像是鵜鶘星雲就很勉強:

更別說北美洲星雲了:

若改用 Nikon D610 也是勉強了點:

因為手上有一堆 Nikon 鏡頭,於是請教了淘寶的賣家,幫我找到這個配件:ZWO-Nikon-T2-II轉接環和T2擴展器組合,能夠讓 ZWO ASI533MC-Pro 直接接上 Nikon 鏡頭,且可以把 2吋的 Optolong  7 nm 雙窄帶濾鏡放置在接環內,這樣的組合,接上已有但已少用的 Sigma 70-200mm F2.8 @ 135mm 就可完整地把北美洲星雲及鵜鶘星雲全部納入影像中。

註:Nikon 相機接 Nikon 鏡頭這是不用說的,但這樣就只能使用 STC 內置型光害濾鏡,而這個配件則是可以使 2 吋的 Optolong  7 nm 雙窄帶濾鏡,雖然 Nikon D610 也能接上這個配件,但法蘭距就有問題了,如果是損失像場有像圈產生則還好,若是不能對焦,這方式就不能用了。

在這篇:冷凍相機+雙窄帶濾鏡小開箱及開拍前的預備動作提到自己 DIY 讓2吋的 Optolong  7 nm 雙窄帶濾鏡放在平場鏡的錐形轉接環內,但這總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再添購了這個配件:ASI 2寸濾鏡抽屜,不用擔心牢不牢靠及平不平的問題,且拆裝更方便。這對於接上 ZWO ASI533MC-Pro 當然沒問題,剛好用來取代 21mm接環延長筒,但對於要接上 Nikon D610 可能會出現問題(待測),會多出來  21mm,若是使用自己 DIY 的方式則不會有這個問題。

等這兩項配件入手後, 在使用 2吋的 Optolong  7 nm 雙窄帶濾鏡下(亦即在市區頂樓就可以拍攝)ZWO ASI533MC-Pro  除了銳星 SharpStar 107 PH APO外,還能搭配手上已有的 Sigma 70-200mm F2.8、SIGMA 150-600mm F5-6.3 C版,只是不曉得在雙窄帶濾鏡下,焦長更短的鏡頭是否會有色偏問題,如果不會,那 SIGMA 50mm F1.4,甚至 Nikon AFS 17-35mm F2.8、Nikon Z 14-30mm F4 S + FTZ 接環也能使用冷凍相機拍攝(待測)。若有色偏問題,拿掉濾鏡,照樣能使用 ZWO ASI533MC-Pro,很期待有機會上山使用 Nikon AFS 17-35mm F2.8 或 14-30mm F4 + FTZ 以冷凍相機來拍銀河會得到如何的影像?

註:維基百科,1 吋傳感器的等效焦長為 2.7 倍,就算接上 Nikon Z 14-30mm F4 S + FTZ 接環後,等效焦長變為 37.8-80mm ,要拍銀河實在很勉強。

因此未來能拍攝的目標就不太受限了,要拍完梅西爾星表的目標也就更近了......

一些在 Stellarium 下的模擬:

如果使用「Bosma 1900mm  + 雙窄帶濾鏡 + ZWO ASI533MC-Pro」在 Cem25P + 導星下能夠承受更長時間的曝光,或許像之前拍的 M63 向日葵星系就會像這樣:

即將到來的九月,M31 仙女座大星系是個很好的目標:

但是若使用「銳星 SharpStar 107 PH APO + 1X平場鏡 + 雙窄帶濾鏡 + ZWO ASI533MC-Pro」會是這個樣子:

要改成「 Sigma 70-200mm F2.8@200mm + ZWO-Nikon-T2-II轉接環 + 雙窄帶濾鏡 + ZWO ASI533MC-Pro」才會是恰當的組合:

這次購買ZWO ASI533MC-Pro 時,淘寶賣家還隨贈了一只 Optolong 1.25英寸UVIR Cut 紫外紅外截止濾鏡,號稱可以讓白平衡色彩正常拍攝行星,以如下圖紅框,可以鎖上 T2-1.25" Adapter 並旋入 T2 21mm 延長筒內:

或許在十月時就可以用來拍攝火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