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這次 4/8 上清境拍星,其實原先預定 4/10 ,看了中央氣象局的預報才臨時敲定 4/8 這個日子。
果然這次老天沒有讓人失望,倒是一些突發的狀況拖累,因此未按照計拍畫拍到所有目標。
事前的規畫: (區間的設定是以不過子午線,避免赤道儀翻轉中斷拍攝。)
1. M 65 、M 66 pm 7:00 ~~~ pm 10 : 00 間可拍
2. M 64 pm 9:00 ~~~ pm 11 : 00 間可拍
3. M 63 am 01:00 ~~~ am 03 : 00 間可拍 ( 要重新 Calibration)
4. M 61 am 00:00 ~~~ am 03 : 00 間可拍 ( 要重新 Calibration)
凌晨兩點過後可以看木星,接著再看土星。
如果能夠以Bosma 1900mm 口徑 13 公分 F15 光圈的馬卡鏡在晚上七點過後順利拍攝到凌晨二點,那就可以結束拍攝,改成看木星及土星。
過程
當天下午四點左右抵民宿,約六點開始架設器材,平衡出了點問題。山上水氣很重,主鏡與導星鏡都得加上除霧帶,結果導致與家裡事先練習的不一樣,無法完全平衡,最後只得利用在主鏡上的除霧帶上插入一支鉗子才達到平衡。
註:事先練習的平衡 :要達成三軸平衡,還是得使用較輕的 200mm F4導星鏡。
三軸平衡的全平衡狀態下拍攝的:
為了達成平衡,除了相機加上副廠手把(多一顆電池,這樣也好,兩顆大概可以拍一整晚了)外,又因為 Bosma 馬卡鏡尋星鏡位置在側邊,這使得裝上導星鏡後很難達成平衡,最後使用了兩片原先用在三軸穩定器的平衡板延伸出去才能再加上電池盒來平衡:
六點四十左右,天夠黑到可以使用電子極軸鏡,開始校正極軸,這次校正地很精準,這才使得在 1900mm 的長焦下能夠曝光 3 分半,甚至 5 分鐘都不拖線。
極軸校正好,霧氣跟著上來,只好回到室內。 不時地到戶外看天空,八點時總算霧散了,就開始了一段痛苦的調焦過程。 操作赤道儀的手柄,執行一星校正,選擇天狼星為目標,花了近一個小時的盲調,總算才瞎猫碰到死老鼠,有點輪廓出來,然後很有耐心地以每張曝光 25 秒,慢慢地把甜甜圈調小,最後再 FWHM 精細把焦點調好(這些還不包括盲調時拍攝的影像)
這時也來到九點多了。
(1900mm 的天文望遠鏡實在太難駕御!)
焦點調好,當然就可以使用 AstroTortilla 來定位,先把天狼星定位到視野中央:
完成一星校正。 接下來按照已經熟練的流程:
1. Stellarium 找目標,這次先找 M65,並讓望遠鏡指向 M65
2. AstroTortilla 精準定位
3. 開啟 PHD 2 :Calibration->導星小幫手(圖 02),然後 Guiding 幾分鐘
4. 在 BackyardNikon 先設定好拍攝 M65 分別曝光 2分鐘、3 分鐘、 3 分半鐘 各一張,看看不拖線下能達到多長的曝光時間,若連 2 分鐘都不行,只能換上 Sigma 150-600mm。好在3 分半鐘的影像在 1:1 下檢視沒有拖線。
不過時間已來到近晚上十點,若繼續拍攝 M65 或 M64 會碰到過子午線,赤道儀會翻轉而中斷拍攝,所以接下決定拍攝 M63。
上述 1.-4.的流程重新再來一次,只是目標改為 M63 ,並在 BackyardNikon 設定曝光 3分半鐘拍攝 8 張,並挑戰曝光 5 分鐘拍攝 5 張,後續檢視曝光 5 分鐘的影像也沒有拖線。
(拍攝過程中幾次遙控中斷,使用的是 Teamviewer ,回家後解除安裝,未來改用 VNC)
拍完 M63 後,還有時間可以拍攝 M61,設定曝光 3分半鐘拍攝 15 張,拍攝到第 9 張時, 1:1 下檢視已拍好的影像,似乎沒看到 M61,有可能沒定位到,等拍完第 9 張後中斷,而時間也來到凌晨十二點多,木星已升起,於是決定改來觀測木星,看看是否能在山上的環境下,透過 1900mm 焦長,口徑 13 公分的望遠鏡能否看到木星那著名的大紅斑。
拆下導星鏡換上尋星鏡,拿下相機並換上目鏡,把拆下來的器材、連接線及筆電收好。 想說木星目標這麼大,不需要 AstroTortilla 出馬,這才把筆電等收好。
(事後諸葛,現在才想起來,當晚看木星時應該先用筆電定位在視野中央後再來換目鏡。使用 Astrotortilla 定位軟體就連很小、很遠的目標都能十分精準,木星算什麼,唉,當時應該先定位好。)
一開始定位木星就出了狀況,赤道儀的 GOTO 是可以將木星導入尋星鏡的視野內,但操作手柄要將木星移到視野中央時,竟然某個方向赤道儀無法轉動且發出怪聲,幾次地重新做一遍都一樣,這樣折騰到凌晨一點多,才想起拆了導星鏡及相機,換上尋星鏡與目鏡,整個配重已改變,需要再重新平衡。 重新平衡後,順利地將木星導入尋星鏡的視野中央,再看主鏡卻空無一物,這是兩個原因造成的:
1.事先沒有把主鏡的光軸與尋星鏡的對好(尤其主鏡為 1900mm,視野太小,沒有事先對好簡直就是自討苦吃)
2.需要重新調焦,因為使用相機拍攝時的焦平面與換上目鏡後不同。
就這兩個因素,搞到兩點多,還是無法讓木星進入主鏡視野,只得放棄收工,回房睡覺。
(回家後,花了一些時間把主鏡與尋星鏡的光軸調好,並確認了主鏡調焦鈕左旋為調向遠處。)
影像疊圖與後製
利用 iPad Pro 拍好平場影像,疊圖後出了狀況,疊出來的影像色彩雜訊太多了,試了好幾種方法都無效。 雖然拍攝時設定了 Dither ,但可能曝光時間比較長( 3 分半及 5 分鐘),雜訊隨著曝光時間的增長變得更多,可能連 Dither 都無法消除,但當時又沒有拍攝暗場影像。好在後來變天,氣溫稍為下降,把相機拿到戶外小陽台讓風吹,然後拍攝暗場( 3 分半 5 張及 5 分鐘 3 張)及偏壓(50 張),感覺上戶外的溫度與山上拍攝時的溫度差不多,看能不能運氣好一點,剛好可以消除雜訊,不然,影像後製困難度會增加。
果然在拍了暗場及偏壓影像後,重新疊圖,色彩雜訊幾乎都消除了,接下來按照前篇的方法後製影像。
看到出來的影像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台幣萬元左右焦長 1900mm 口徑 13 公分的馬卡鏡,大概只能用來看行星(這也是為何馬卡鏡焦長都特別長且鏡身較短)。影像怎麼看就是有種「混濁」感,像是上面墊了一塊毛玻璃,比起之前使用 Sigma 150-600mm 拍攝的影像真是差太多了。 看來這只焦長 1900mm 口徑 13 公分的 Bosma 馬卡鏡只能行星專屬了。拍攝深空天體的星雲、星團還是由 Sigma 150-600mm 來擔當。
成果
M63 (向日葵星系):焦長 1900mm 口徑 13 公分馬卡鏡拍的
視星等 8.59(比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 視星等 -1.45還要暗一萬倍),距離三千六百九十萬光年之遙。
總曝光時間約 53 分鐘( 8 張 3分半及 5 張 5 分鐘,雖有 Dither ,但事後還是分別拍了5 張 3分半暗場及 3 張 5 分鐘暗場,加上 52 張的平場及 50 張的偏壓影像。疊圖時3分半及 5 分鐘的影像分別疊圖,得到兩張影像後,再將這兩張影像疊圖,最後得到的影像才能用來後製處理),花了不少時間後製,也只能到這種程度,1:1 檢視還有點雲氣的細節,但顏色跑掉不少,現在知道馬卡鏡只適合看看行星。
Stellarium 的拍攝範圍模擬圖:
可以相互比較看看,細節實在差太多了。不過,若用 Sigma 150-600mm 來拍,大概也不會好到那裡去,畢竟這是使用 1900mm 焦長拍的。 雖然最終影像不是很好,但得要讚賞自己真的不簡單,連 M63 都拍得到,梅西爾星表應該用現有配備可以全部拍得到,只是有無時間拍完,那又另當別論了。
M 61:
要拍 M 61 ,似乎沒定位到,所以也不曉得拍到什麼(右邊中間附近的一團模糊狀,可能就是 M61 ,太小了,無法辨認)。總曝光時間 45 分鐘,也只能後製到這個程度。唯一欣慰的是單張曝光五分鐘都能夠星點不拖線。
M 65、66:
半成品的 M65 (在中央)與 M 66 (中間下方,截掉一些),總曝光時間只有 8 分多鐘,這是開始試拍(2 分鐘、3分鐘、3分半 各一張)時得到的影像,順便後製的半成品。1:1 下檢視,慘不忍睹。
檢討
為了這次使用 1900mm 馬卡鏡拍攝深空天體,真是付出不少代價,把鎖住轉換套筒的螺絲擰斷了,現在鎖在望遠鏡上是 2 吋的 M42 套筒(只能接相機直焦攝影),無法拿下來換成 2吋轉 1.25 吋套筒(照片右方)讓目鏡能接上。好在之前購買的「尼康鏡頭鏡頭接1.25英吋目鏡轉接環」,拆開後的轉1.25 吋套筒剛好有 M42 螺紋,鎖上後才能接目鏡,現在只能常駐在上面。
這次使用看行星用的馬卡鏡拍深空天體的經驗,痛定思痛地好好把器材整理一番,並徹底檢視各種接法的效果。
結論是讓我體會到各有所長就各司其職,Sigma 150-600mm 這支鏡頭雖然可以加上轉接環使其能接目鏡或加倍鏡,但畫質大幅下降,不能接受,就讓它深空天體專屬。馬卡鏡就用來行星專屬。
大致歸納未來拍攝或目視行星的器材使用方式:
1.深空天體(DSO)拍攝:Nikon D610 + SIGMA 150-600mm F5-6.3 @600mm
⚙︎Nikon D610 還是以 ISO 200 最佳,若天體太暗才用 ISO 400。
⚙︎曝光以 3 分鐘為限,太長可能雜訊太多也不易 Guiding。
⚙︎較小、較遠的天體則使用 Sony A7R2 來拍攝,利用它的高畫素來得到較多的細節。 (使用 Sony A7R2 時可以用飛樂行電來對相機供電,之前拍攝電子書時發現於拍攝期間,相機會優先使用外部電源,這樣就可以長時間供電,一顆飛樂行電大概一整晚應該沒問題,而且相機內還有一顆電池,絕對夠用。)
2.行星拍攝及目視: Sony A7R2 +Bosma 1900mm F15 馬卡鏡 + 各種目鏡及巴羅加倍鏡
3. 行星目視輕便版:Celestron C90 1250mm F14 馬卡鏡 + 各種目鏡及巴羅加倍鏡,使用攝星儀。
即將到來的行星季:
之前曾把在露天購買的二手7.5mm(含加倍套筒可變成 15mm) 行星目鏡,把前端的環黏在 T2-NEX 轉接環上(觀測日記裡有說明),這樣才可以把 SONY 相機固定在目鏡上達成擴大攝影。(天體發出的光線透過望遠鏡的物鏡與目鏡,然後成像在相機的感測器上;若是將相機透過轉接環接上望遠鏡,僅透過物鏡直接成像在相機的感測器上,這是直焦攝影。)
因為只限在 TMB 這種行星目鏡的構造才能達成擴大攝影(當然也是 SONY 相機限定),所以後續購置了兩顆 TMB 目鏡(2.5mm 及 4mm ,改接倍率套筒,則又成為 5mm 及 8 mm),加上之前購買的二手 7.5mm ,等於就有了 2.5mm、 4mm 、 5mm、7.5mm 、 8 mm、 15 mm,再加上 2X 及 5X 的巴羅加倍鏡,要拍行星應該是沒問題了。
(註:在露天購買的二手目鏡與在淘寶購買的新鏡價格差不多,那是因為當時還沒在淘寶購物過。)
至於其他的目鏡就只能用來目視用:
1. 購買 Bosma 馬卡鏡隨附的 25mm 、10mm PL目鏡
2. Celestron 20mm 廣角目鏡,用來改裝加上十字線,這是初期用來赤道儀校正需要用到的。
3. 12.5mm Celestron 照明十字目鏡,這是漂移法極軸校正時需要用到的。這些在後來使用 AstroTortilla 定位軟體後,就用不到了。但是在想要輕便不帶筆電的場合時,這個目鏡還是非常重要的。
4. 最早在 Amazon 以台幣約五千購買的天文望遠鏡 Celestron C90 隨附的 32mm PL 目鏡,這是自己所有目鏡裡焦距最長的。偶而需要倍率較小時(視野大,方便找目標)會用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