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00 ,曝光 120 秒,三張疊圖後製
- 天氣不佳,十點半看獵戶座的天區剛好無雲,還是硬上頂樓測試。北極星被雲遮住,只能將器材架在平常的位置,沒有進一步使用電子極軸鏡校正。
- 該調的都調了(由於 AZ-GTI星野赤道儀裡兩顆卸下馬達的螺絲已崩牙,無法再做進一步調校),沒轍,以後也只能這樣用了。
- 為何常用 Nikon D610+61EDPH II 來測試呢?電源問題!若是使用 ZWO ASI533MC-Pro 它是個吃電怪獸(當然是為了維持低溫的關係),就得拉延長線接市電,但若使用 Nikon D610,配上假電池,與 AZ-GTI星野赤道儀共用一顆飛樂 EBC-9037 15000 mAh 行動電源倬倬有餘,整個器材配置下來,在頂樓搬上搬下很方便。
- 雖然只是粗對極軸,但一星校正還是要做,首選星是五車二,Slew 過去後,要先粗對焦才能 Plate Solve ,從 Step 1385 開始(事後才想起,這是 61EDPH II 搭 1X 平場鏡的對焦位置),才調了兩三次,五車二就被雲遮住,只好改 Slew 到無雲的參宿七(Rigel),相機 ISO 3200 ,曝光 2 秒
- 花了半個多小時才把對焦位置調到 Step 4650 時才可以 Plate Solve 成功
- 將參宿七(Rigel)定位到影像中央後,就可以開始 Auto Focus
- Auto Focus 最後總算對焦在 Step 4917
- 雖然之前手動對焦時設成 ISO 3200 ,曝光 2 秒,但 Auto Focus 的曝光卻是 7 秒,才想到應該在這裡修改
- 至於 Auto Focus 應該是使用相機預設的 ISO 200,下次測試時,為了節省時間,可以先改為 3200,於設定拍攝計畫時再改成 200 即可。
- 自動對焦完成,就可以準備拍攝 M42
- 由於已對好焦,Slew 並 Plate Solve 就很快,M42 在影像中央
- 1:1 放大,曝光 2 秒的影像還不錯
- 設定拍攝計畫:30 張、曝光 120 秒、ISO 200、Dither On
- 然後重點來啦!切換至 PHD2 ,先做 Calibration,結果似乎還是一樣,不是很優(收器材時才發現微動雲台的方位調整鈕沒有鎖緊,不曉得是否會影響到 PHD2導星的量測?下次一定要注意,這次是因為沒有做極軸校正才忘了檢查。從數據裡得到一個想法,或許下次可在 GSS Server 裡先將 RA 及 Dec 的 Guide Speed 改成 0.90X ,看看是否會有所改善?)
- 只有粗對極軸,誤差蠻大的
- Backlash 最後測定的結果還是一樣難看,似乎沒有改善(試試再使用數位三用電錶重做平衡,把 AZ-GTI星野赤道儀的轉速調慢一些看是否量測的電流讀數能不能穩定些,才容易判斷)
- 即使如此還是給它拍攝下去,第一張曝光 120 秒的影像 1:1 下似乎不錯,星點也夠圓
- Dither 後的第二張就不行了,星點已呈蛋形
- 第三張就還好,但這時已有一大片雲逐漸飄了過來
- 前三張的導星曲線似乎還好
- 等到拍第四張時,雲的影響已無法導星,出現 Star lost 的訊息,只得結束這次練習
- 雖然只拍了三張,還能疊圖呢!
- 由於使用了 STC Clip Filter Astro MS 內置型光害濾鏡 for Nikon FF,濾鏡邊框的影響裁掉不少
- DBE 後執行 PCC 校正色彩竟然不行
- 改了伺服器的位置就沒問題了
- 後續簡單使用了 EZ Suite 後製,得到一張還可以的影像(最開頭的圖片,沒有拍平場,所以污點很多)。要能得到這樣的影像,這在一兩年前沒有上山拍攝,沒有使用 iOptron Cem25P 是不可能的。
後續的平衡調整
- GSS Server 裡先將 RA 及 Dec 的 Guiding Rate 改成 90%,看看後續的實拍是否對導星的精度能夠有所改善。
- 原先是在 SynScan 以最高的 9 的速度來讀電流值,後續的調整是直接有線連接,然後在 GSS Server 裡將速度調為慢速的 3,電流的讀數的確較穩定,比較容易判讀。
- 原先是 2Kg + 1Kg 的重錘,很有耐心地一次又一次的量測,沒想到最後竟然只要使用 1Kg 的重錘就可以了,而且剛好又符合所謂的「 East-Heavy 」,望遠鏡+相機比重錘稍稍地多了一點。
- 而赤緯的調整也是差了不少,現在重新測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