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馬頭星雲—兼測PHD2 Multi-Star Guide

Gain 101 、相機 -15℃、24X600 秒,總曝光四小時

本是預備拍攝水母星雲,在指向過去後,以 Gain 400 曝光 5 秒做 Plate Solve,得到如下的影像:

月亮實在太靠近水母星雲,要單張曝光十分鐘一定不行。器材都搬上來了,天氣也還可以,就改拍離月亮遠一點的馬頭星雲,主要測試長曝十分鐘有無問題:

1:1 下星點還夠圓,就繼續拍下去...... 

拍攝時間:2021-01-26

拍攝器材:

  • 相機:ZWO ASI533MC-Pro
  • 望遠鏡: Sharpstar 61EDPH II
  • 平場鏡或減焦鏡: 1X 平場鏡
  • 赤道儀:iOptron Cem25P
  • 對焦:ZWO EAF
  • 濾鏡:Optolong L-EXTREME 雙窄帶濾鏡
  • 導星鏡:120mm
  • 導星 CCD :QHY5L-II-M
  • 腳架:艾頓原廠 1.5吋鋼管三腳架
  • 電子極軸鏡:PoleMaster 電子極軸鏡
  • 電源:市電
  • 控制筆電:Lenovo IdeaPad 120S 11吋(4G/64G USBX2)

拍攝地點:台中市區社區頂樓

  • 自動對焦後的對焦位置:1254

  • PHD2 的 Calibration、Guide Assistant



  • 子午線翻轉後拍攝的第 1 張(第 10 張),Guiding 還不夠穩定

  • 後續就沒問題,導星曲線還不錯,Target 都在 1"  內,RMS Error 低於 0.2(註:今晚的天氣並不是很優--有霧,桌面、椅子,甚至筆電都是露水。

  • 由於使用的是 120mm 的導星鏡,今晚的 Multi-Star Guide ,曝光設在 1 秒時,赤道儀的修正似乎來不及,改成曝光 2 秒才能得到穩定的曲線。之前使用 PENTAX Takumar 300MM f4 做為導星鏡時,曝光 1 秒,赤道儀的修正則沒有問題,這點需要再觀察。
  • 至凌晨十二點半時,由於馬頭星雲的高度比較低了,因此提前結束。以 Gain 101 單張曝光 600 秒,相機設在 -15℃,總共拍了 26 張。
  • 拍了亮、暗平場後結束這次的練習。
  • 後製

  • 子午線翻轉後拍攝的第 10張,SubframeSelector 雖然權重分數最高,以 Blink 查看,星點拖線,當然要去掉,而第 11 張權重分數很低, Blink 查看,星點略有拖線,雖然一張都是十分鐘的長曝,還是得去掉。這些大概都是因為在 Guiding 還不夠穩定下造成的。

  • 這次色彩校正後決定選 Dynamic combinations 後的影像繼續後製

  • 可能由於天氣不是很好(無雲但有霧),雖然 PHD2 導星下的十分鐘長曝沒什麼問題,但整體影像的品質在做 EZ Decon 要產生 PSF 影像時,預設值 Max PSF Star 為 50 需要降到 30;而 Sensitivity 從 1.0 降到極低的 0.15 才能順利產生 PSF 影像,可見得品質不佳。

  • 後來想到,造成上述的原因或許是沒有在線性下的關係(因為要做 Dynamic combinations,合成的 Ha、 Oiii、 Sii 都已非線生化),這值得試一試。
  • 確實沒錯,Deconvolution 要在非線下做才沒問題。其實早就知道的,在以前的後製流程都在線性階段時就做了,直到做了 Dynamic combinations ,忘記做過以後已是非線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可以留下意見,但 Luke 可能無法馬上回覆,尚請見諒。